随着亚洲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以高速铁路为中心的基础设施需求增加、市场进一步扩大,日本政府将基础设施出口作为“经济成长战略”重要支柱,并将高铁输出列入基础设施出口的重中之重。(人民网7月17日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谁的综合竞争实力强,谁就会抢占市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回报。现在,就在亚洲,与我们一水相隔的日本,正在推进一系列的举措,意图强化自身高铁输出的目的。当然,日本作为一个科技强国,还是想在技术上抢占优势,特别是日本力图将本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形成“国际高铁标准”,届时,日本高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会大大增加。而这对于近年来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极力想要走出国门的中国高铁而言,绝对是个挑战。
其实,明眼人也不难看出,日本政府加强高铁输出行动主要是针对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冲击。中国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以其自身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科技储备,形成了一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无论是从基础建设、装备制造,还是从运营速度和成本优势,越来越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青睐和认可。同时,由于中国疆域广大,中国高铁在长达线路以及各种地质条件、多样气候条件的考验下,中国高铁更是获得了世界上最全面最权威的施工和运营经验。并且,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世界各国对全球经济回暖的迫切期望下,纷纷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高铁所独具的优势在未来将更加的明显,其装备和技术输出,或者承建国外高铁线路的外部环境显然会越来越好。
这些都必然会对日本迫切想要抢占世界高铁市场的期望形成阻碍,也难怪日本政府在争夺高铁项目时主动提出供给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这些无非都是要以金钱换取市场,同时也更加表明了日本的高铁行业在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对手时,不得不实施经济策略和放弃本国一些经济利益。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日本高铁在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以高效、安全著称于世,在轮轨和磁悬浮列车的技术储备上明显要优于中国,但是其在极限气候条件以及多样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运营以及主要的建设成本上都处于劣势。所以,在中国高铁得到充足发展的今天,我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只需要时时警惕,不断创新巩固高铁技术,加大研发投入,积累各种经验,增强自身的核心创造力和竞争力,在积极发展、构建国内网络的基础之上,主动加强与其它国家的交流合作,努力发展国外市场,自然会走出一条里外开花的光辉道路。(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