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原名朱用纯,父亲朱集璜是明朝著名的学者,他一生都非常注重学问修养,并以此感化人心、教化人心。清代顺治年间,因昆山城被清军攻破,朱集璜投河自尽。朱柏庐痛不欲生,他的两个弟弟尚小,作为长子的他,上面伺奉母亲,下面抚育弟妹,搬迁流离,生活十分艰辛。但他一直没有停下读书,一心致力于学习并操持家务,继承了父亲以学化人的遗志,坚持不懈,从未间断。
由于他的潜心治学,终于写出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家训《治家格言》,也叫《朱子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尊为“治家之经”。从清朝到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阐述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涵盖了励志、勉学、修身、处世、治家、为政、慈孝、婚恋、养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古代孝悌忠信、以德为本、家国结合、文明谦恭、自强自立、尚勤商俭等思想。
据说,朱子一生没有做官,而是学习教书育人,他在临终前嘱咐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意思是,学问是用来修身养性的,事业是用来尽忠尽孝的。他倡导耕读为本,勤俭治家,他的治家格言中,开篇就是一个“勤“字:“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的家乡在现在江苏昆山市,在享有“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周庄,风光旖旎,至今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和水乡风貌,值得去看一看,游览一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