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床主轴用碟簧失效的原因分析

(2013-11-28 15:00:00)
标签:

碟簧

机床主轴用碟簧

碟簧失效

分类: 碟簧

  随着现代化机床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主轴的转动越来越快,目前,主轴的高速化是精密机械的发展趋势,同时机床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也相应的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对机床组件要求的提高。作为主轴关键部件的碟簧,它的合理选型及装配可以提高机床的使用效率,减少主轴的维修频率.碟簧具有小变形大承载力的特点,主轴拉刀机构采用碟形弹簧提供拉刀力,有效地解决了刀具转动过程中夹具系统夹持力不足的缺点。数控机床主轴利用碟形弹簧夹紧刀具。碟簧以10000N使拉杆移动,通过钢球夹紧刀柄活塞移动,并推动拉杆也同时移动,使钢球在导套大直径处时,喷头将刀 具顶松,刀具即被取走。同时压缩空气经活塞和拉杆的中心孔从喷头处喷出清洁主轴锥孔及刀柄,活塞移动,碟簧又重新夹紧刀柄。但是碟簧使用中,往往会出现断裂现象,碟簧的失效影响到机床主轴的正常运转。下面我们分析下碟簧失效的原因。  

 1. 原材料选取

  按照新版碟形弹簧国家标准 GB1972 – 2005,碟簧材料可以选择 60Si2Mn 或 50CrV4。从原材料特性来看,硅锰钢系列材料中的硅能固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可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弹性极限、屈强比和疲劳强度,还能提高材料的回火稳定性和抗氧化性;锰能提高材料的淬透性。但硅含量容易产生石墨化现象和增加表面脱碳倾向,并在钢种易生成硅酸盐夹杂物,该夹杂物在晶界析出,易导致淬火开裂现象。即便淬火过程中没有出现开裂,其开裂倾向也会在弹簧加载过程中逐渐放大,导致弹簧寿命降低,最终失效原因为开裂或碎裂。50CrV4中铬和钒能提高钢的韧性、强度和弹性极限,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和脱碳倾向,从而改善了碟簧表面质量,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其淬透性也比硅锰钢要好。此外铬钒钢回火稳定性较高,500℃ - 550℃回火后仍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极限,工作环境允许达200℃。因此,铬锰钢是碟形弹簧材料的首选钢种,也是 DIN2093标准规定的标准原材料。作为大型碟形弹簧生产厂德国Mubea公司原材料的冷轧和热处理是在公司内进行的,这样最大可能的保证了原材料质量.

  2. 加工精度

  随着转数的提高碟形弹簧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主轴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过大的弹簧内径造成主轴高速转动时弹簧过多的向外滑动(如图),由此形成的离心力 (F=mω2r) 相应变大,轴承和主轴的负担加重.较小的平面度和平行度保证弹簧组内单片弹簧受力均匀,弹簧横向位移变小,弹簧组的垂直性更好.对于碟形弹簧在主轴拉刀机构的应用Mubea公司专门开发了高精度碟形弹簧.通过它的特殊边缘结构导向杆和弹簧之间的摩擦被降低, 弹簧疲劳寿命也相应增加.

  3. 装配

  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弹簧形式,碟形弹簧的特性和装配要求还不太为国内机床行业的客户所熟知。我们在帮助客户做选型工作的时候,通常会提醒客户在装配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A- 碟形弹簧组装配时,弹簧组两端要保证弹簧外径(而不是内径)与安装空间附件相接触,

  如受设计要求所限,至少要保证受力端是弹簧外径与安装空间附件相接触。

  B- 导向杆或导向套与弹簧组间保留一定间隙,具体要求请参照Mubea碟形弹簧手册第50页图

  3.20和表3.2,也可查询DIN2093标准或中国国家标准GB1972–2005。

  C- 导向件导向表面以及与碟形弹簧组两端相接触的安装空间附件表面须做硬化和抛光处理,

  表面硬度不小于55HRC,表面粗糙度Ra<3.2。

  D- 安装于主轴内的碟形弹簧组随主轴高速旋转,越靠近弹簧组中间部位的单片弹簧,由于受

  离心力的作用,就越容易偏离弹簧组轴线位置。主轴长度越大,弹簧组总高度也越大,这种现象也越为明显,这也是导致主轴产生振动的关键原因之一。我们建议按照下面的公式来选择弹簧组的高度:L0 ≤ 3De

  其中:L0 – 弹簧组高度

  De – 碟形弹簧外径

  如受主轴行程和推拉刀载荷的限制,弹簧组高度无法满足上式要求的话,建议在弹簧组中间增加垫片,使垫片间的弹簧组高度满足上式要求,垫片表面处理与导向件相同。

  虽然影响主轴精度和寿命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其维修工作的现状来看,碟簧的更换工作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主轴制造过程中和国外厂家相比关于碟形弹簧组的设计选型和装配工作仍亟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更多碟簧的信息欢迎访问奥赛罗密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