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乡土资源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中三班张海霞

(2019-04-14 23:42:5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想要使幼儿具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开展体育活动是所必须要的。开展体育活动时既要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教师还要想尽办法使开展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使幼儿始终有兴趣参与其中,并且能够   具有一定的特色。《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对于一些乡镇幼儿园来说,乡土资源是其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开发和利用好乡土资源,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一定能使幼儿园走出一条具有乡土特色的体育之路。

一、收集乡土材料制作体育教玩具

体育器材的多样化是开展体育活动的保证,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不断更新体育教玩具。对于一些乡镇幼儿园来说,大自然就是一座材料的宝库,有的可以直接用作幼儿活动的器材,有的经过改良、制作就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体育教玩具。这些自制的体育教玩具的不但和现成的体育器材具有相同的教育价值,而且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多变、玩法多样。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在自制体育教玩具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动作发展规律进行制作。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更加的关注,所以教师在制作前可以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调查,这样制作出来的体育教玩具才会更受幼儿的欢迎。乡土材料虽然取材方便,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安全问题。教师在自制体育教玩具时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在选择材料后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比如去角、用胶带纸包裹等。乡土材料制作而成的体育教玩具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稻草类

    稻草在农村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将其捆扎、编织,并且添上眼睛、嘴巴、鼻子,就变成了可爱的稻草娃娃,它是小班幼儿的最爱;可以将稻草编织成一个个草垫,教师可以利用草垫开展各种“跳的游戏”,双脚跳、单脚跳、单脚行进跳等;还可以用稻草编成草绳,幼儿可以用它来玩揪尾巴的游戏。

2、竹子类

    竹子是可变性很强的材料,教师可以将粗壮的竹子截成一段段,打洞系上绳子做成一个个高跷;利用竹子制成竹梯,幼儿可以在上面走,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还可以竹子和布结合起来做成轿子,配上小老鼠抬花轿的儿歌,幼儿玩得不亦乐乎。

3、木质类

教师可以将木头铺在地上变成独木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可以利用木墩做成梅花桩,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将木头制作成靶子,引导幼儿进行投掷的游戏。

 二、结合乡土资源开展体育活动

    1、利用民间传统艺术创编特色操节

民间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需要在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并且与幼儿日常生活最接近,最能为幼儿所接受的作为教育内容。其中当地的一些传统的舞蹈更是其中的代表,首先这些舞蹈具有很强的风俗特点,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传统的舞蹈经过先辈多次的完善发展已经是很成熟的一种技艺了,对于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些舞蹈大多是成人所表演的,不太适合幼儿学习,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直至成熟,使其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搜集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幼儿园体育游戏

《纲要》中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高大上的体育器材被充实到幼儿园中,虽然说这些高大上体育器材好看美观,但是由于其高结构的特性,导致了其缺乏创造性。民间体育游戏则不同,不仅使用的器材非常的简单,而且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搜集民间体育游戏,经过改编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以此来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

    民间体育游戏可以将其分为走跑类、跳跃类、投掷类、对抗类、负重类、娱乐表演类、杂艺助兴类、集中注意力类、放松类、室内类等十类游戏。从中可以看出,民间体育游戏完全可以满足幼儿的动作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贴烧饼”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开展“跳竹竿”可以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梅花桩”、“踩高跷”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力。但是教师在选取民间体育游戏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比如说,小班幼儿可以玩“丢手绢”、“切西瓜”、“炒豆豆”这些韵律感很强、具有很强情节性的游戏,幼儿玩起来也更容易接受。到了中班,教师可以开展“老鹰捉小鸡”、“抬轿子”这些相对有些难度的游戏。到了大班就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难度较大的游戏,比如“滚铁环”、“跳绳”、“踢毽子”。民间体育游戏是乡镇幼儿园所特有的资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开展丰富的体育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不断发展。

 3、利用自然资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乡镇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相比于城市幼儿园来说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乡镇幼儿园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确实,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大自然中现成的资源不断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带幼儿走出学校,奔跑在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不断发展幼儿的动作。

农村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体育场,弯弯曲曲的小路,广阔的田野、茂密的树林等都能让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当幼儿行走在高低不平、狭窄的小路上时,幼儿需要不断寻找重心,在行走过程中不断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茂密的树林当中有许多的障碍物,幼儿行走或奔跑在其中,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脚下,慢慢的幼儿的反应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到了春天,幼儿可以在草地上自由的奔跑,放风筝,追逐打闹,在欢乐中锻炼了幼儿的体能......总之,教师要积极利用大自然中的一切资源,使幼儿在玩乐中不断提高动作发展水平。

三、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1、做个有心人

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密切关注学前教育方面有关乡土资源的一些研究,学习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然后再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体育教学活动。比如,幼儿园可以根据安吉游戏的教育理念再结合当前的课程游戏化精神,在幼儿园的一角利用原有的一些自然资源进行改造,可以在两棵树之间系一根麻绳,就可以让幼儿在上面行走了,也可以用木桩钉成一个个梅花桩......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材料的收集,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多留意身边的一些乡土资源,并且开动脑筋,结合理论知识,思考如何将这些资源运用到幼儿园中。

2、家园配合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园要始终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对于材料的收集光靠幼儿园是有限的,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收集起来就非常得快了。而且在家长当中也有很多高学历,专业的人员,教师可以向他们请教,让他们出谋划策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比如说开展亲子制作活动,很多家长制作出来的作品往往都能出乎教师的意料,可以说是“高手在民间”。有一些擅长木工的家长,可以利用木头做成一个个高跷;可以用竹子再加上布做成一顶顶小轿子,幼儿可以用来玩抬轿子的游戏......家长当中不但有很多手巧的,而且也有很多能歌善舞的,尤其是一些爷爷奶奶,他们跳的是乡土特色的舞蹈,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编成操节。

3、发动社区资源

现在很多乡镇都拆迁了,村落变成了小区,人口更加的集中了。幼儿园可以与社区进行合作,利用社区的凝聚力开展一些讲座,让家长了解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方便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平时家长都忙于工作,很难有机会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幼儿园可以与社区进行合作开展活动。比如,家长用自己制作的体育器材与孩子晚一些亲子小游戏。总之,社区资源是幼儿园联通家长的一个良好平台,幼儿园要好好利用,为乡土资源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打下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