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从古至今都是孩子们的一种游戏方式,是极具乐趣的玩具之ー。它是最原始的材料,以泥土为原料,对于幼儿来说具有熟悉感,生活感,无危险、触感好、易于操作,可塑性强且环保。
说起玩泥,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泥的快乐时光。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丰富的经验和快乐。
以前的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玩泥,运用各种不同工具,各种不同的方式如揉、捏、团、压、拍、拉等创造出自己的心中的具体形象,别提多快乐了。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来的幼儿不再接触到泥了。有时也偶尔看到小朋友在玩泥,但是别的小朋友就会说“你在玩泥,好恶心啊!”“泥很脏,我妈妈都不让我玩泥,说怕把衣服弄脏”!听着小朋友的交谈,我不禁想问,泥巴真的脏吗?有多脏?我们为什么不能玩泥巴?大自然回馈于我们的东西是天然的,纯粹的,父母却阻碍幼儿在户外的自然玩耍与成长,利用电子产品、各种大型游乐园、玩具来减少衣服脏乱。其实,这样是不可行的。这会让幼儿远离大自然,远离天性。
其实,玩泥有很多的好处,更能利于幼儿全面的发展与成长:
一、玩泥能促进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认识。幼儿通过最原始的感触,去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的天然。
二、玩泥能使幼儿更加的健康快乐。幼儿随意地玩泥创造感受到的快乐,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因为快乐是自然的。有些家长会担心幼儿玩泥巴不利于健康,我认为这种担忧是没必要的。就像人们在户外多锻炼一样,经常玩泥巴接触,可以增强幼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家长不用过多担心会给幼儿带来危险性。
三、玩泥能提升幼儿艺术欣赏力。其实,玩泥也不是单纯的玩泥,刚开始幼儿不能进行自主创作时,会先开始模仿,然后自由想象,最后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先是发现美,然后感受美,最后创造美、表现美。
四、玩泥有助于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幼儿的智力、感知力、观察力、思维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脑、手、眼的协调能力、动手能力。
五、玩泥有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古代传统工匠的身上有许多劳动美德,如吃苦耐劳、专心、合作等,而现在幼儿们的这种意识却很薄弱。让幼儿观看工匠们制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幼儿认真、细致、专心、吃苦、坚持等优秀的“工匠精神”。而且,在幼儿之间也培养了互相合作、团结的品质。
就像我园的课题活动,就是让幼儿来玩泥并进行自由创作。在幼儿玩泥的过程中,大家都不觉得泥脏,在制作的过程中都很认真。
像韩毅晨,只见他认真的用泥揉了一个圆,然后就在圆的基础上,一点点的增加东西,鸟冠、嘴巴、翅膀、眼睛。他捏的很专注,在不会的时候会停下来仔细的思考。不一会儿他就捏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愤怒小鸟。
孙一洋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集中注意力的,而且她的作品不仅是形似,就连细节方面也处理的很好。像她在后来捏了一个礼物盒时,我看到她把礼物盒的纹路都用工具刻画的入木三分,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做”?她说“我看到的礼物盒上面就是这样的。”对于幼儿在观察某件东西时的到位、细致,我感到很骄傲,说明幼儿长大了,会观察,会思考。
也有幼儿之间互相合作的,像董妡圆和范艺萌、马博磊和韩毅晨,他们后来选择了合作美工。但是,合作的过程也是有甜蜜也有曲折的。范艺萌和董妡圆她们俩个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甜甜蜜蜜的在制作,大家有商有量,合作愉快的完成了很多作品。而马博磊和韩毅晨就比较曲折了,在制作的过程中,有时候马博磊和韩毅晨的意见不统一,于是他俩就开始了争吵,谁都想让对方听自己的,可是谁都不让步,然后出现矛盾,马博磊就不合作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凑到韩毅晨跟前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这样做”,边说边给韩毅晨纠正。最后,两人冰释前嫌,一起完成了泥工作品。对于两个男生之间的小别扭,我也是很欣慰的,一是庆幸幼儿都有自己的主见;二是庆幸好朋友之间没有什么矛盾解决不了。
捏泥的过程中,大家玩的非常开心,最后也捏了很多的作品,都为自己感到自豪。并且和我说“张老师我还想玩泥,下次什么时候还可以玩”。
其实,玩泥一点儿也不脏,相反还有很多的好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引导幼儿玩泥,才能促进幼儿的成长:
一、激发幼儿玩泥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场所。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鼓励幼儿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展现。
三、将玩泥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玩泥不仅能带给孩子们快乐和成长,同时,更能带领我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所以,让我们带着幼儿快乐玩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