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研究报告】“思维导图阅读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2018-04-18 16:53:57)
标签:
转载 |
禹城市实验小学
主持人:袁超超
一、
课题由来: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很多小学生在做阅读题时无从下手。思维导图和各种思维工具就能很好的将文章的结构直观地展现出来,定位问题所在。在课外阅读中很多学生也存在不会精读,浮于浅阅读的情况,更不用说写读后感了。思维导图阅读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各种阅读图表的利用更能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习惯,深入地阅读,习得更多方法,积累语文素养。
二、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1、
研究目标
1)
思维导图帮助解答课内阅读的方法
2)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广泛深入阅读的方法,思维导图阅读笔记的做法。
3)
积累创设各种图表和思维工具的使用。
4)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走向精读,形成精读课程。
2、
研究内容
1)各种题型的阅读题。
2)阅读教学之课堂教学
通过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通过教授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思维工具的运用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降低阅读的难度。
3)用思维工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集中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把没有目的的“泛读”变成有针对性的“精读”,让学生在精读时自主地选择和使用思维工具做成的“阅读提示”,提升阅读能力和兴趣。
4)思维导图
5)思维工具
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简单有趣、多变、可视化的的思维工具。
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调查问卷法
教学实践法
访谈法
三、
研究过程
(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
1、成立课题组,就小学生阅读教学和阅读题的现状进行调查。
2、学习研讨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和思维工具进行阅读教学以及阅读题的指导。
3、进行资料收集、查询,整理文献综述。收集了《思维导图》《快速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公式》《牛老师教阅读》“美国阅读教材”系列,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总结参考文献目录。撰写读书笔记。
4、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做好实验准备。
(二)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年1月—2017年4月)
1、进一步学习思维导图的相关理论,并深入研究实践。
2、通过访谈、观察和实践了解日常阅读教学情况和阅读题目考试状况。
3、按照方案开展思维导图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与交流。
4、编写思维导图阅读教学课程课件《钢琴小精灵》精读课程12节,编写《绿野仙踪》《西游记》比较阅读系列课程16节。做好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资料积累,并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5、开展展示活动,展示教学设计、经验、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日志、阶段性总结、研究随笔、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优秀教案等研究成果。
6、按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4月——2017年6月)
1、对访谈或查询的资料进行整理完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对在思维导图教学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认真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
四、
成果成效
(一)文章类成果
1、研究方案与教学反思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2读书笔记和教育叙事
读书笔记:东尼博赞《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教育叙事:你看起来很会教
3、
教学案例和教育随笔
教育案例:反射七彩阳光的教学方法
教学随笔:和你一起写作文
教学随笔: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随笔:师者的导向
4、教育论文
《思维导图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思维在阅读中的应用》
5、其他材料
教学反思: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课上的应用调查问卷
系列课程一:《钢琴小精灵》精读课程12节
系列课程二:《绿野仙踪》《西游记》比较阅读课程16节
教学实践:中华基础研究院讲学
教学日志:
优秀教案:
参考文献目录:
(二)实践类成果
1、
形成了课内外阅读法相结合的两套课程:a、《钢琴小精灵》精读课程
b、《绿野仙踪》和《西游记》比较阅读。
2、推出了28节网络观摩课,获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3、整理了80余种阅读工具并应用于阅读教学实践。
4、以中华基础研究院讲师的身份赴河北进行为期两天的思维导图教学讲学。
五、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时间有限,所形成的两套课程都是“连续性文本”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类型还没有进入实践阶段。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推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和资料积累。
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再加上学生家长意见不好统一,两套课程都是从网上进行,期待精读课程进入校园,为禹城的广大学子带来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撰稿人:袁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