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小冬油画技法(摘编)(摘自雅昌博客:lllbox的日志)

标签:
转载 |
于小冬油画教学网络视频下载
最近,为了方便大家更直观的学习,于老师又把他的教学视频放在网上,大家可以从YOUKU网下载。
于小冬油画写生《一慈》的手2
于小冬肖像素描
2010年于小冬作画视频——大写生
由于正宗传统的油画源自西欧,目前国内油画界在技法上提倡学习、继承、发扬西方古典油画的绘制技法。但是面对众多西方古典油画技法,我们学谁?身处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怎么学?我茫然不知所措。
正在此时,于小冬老师在雅昌开博了。在博文中他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的绘画方法,回答博友的提问。看了于老师的博文和示范,我逐渐有所领悟。特别对照于老师推荐的鲁本斯的油画技法,我渐渐发现于老师不正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向西方古典大师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吗?而且已经掌握了鲁本斯油画技法的真谛,再现出西方古典油画结实生动的人体,珍珠般的晶莹肌肤!
通过学习西方古典大师,于老师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形成了自己的油画技法和风格。他的老友这样评价他:“像你这么痴迷留恋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画家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吧,尽管我在西方混了多年也没有看到的。”
于老师出了速写的书、素描的书,还没有见到他关于油画技法的书。为了方便自己学习,我留心整理了他在博文中关于油画技法的介绍。本周于老师在“检阅收获”,我检阅自己,也收获颇丰。现在推荐出来,对照《鲁本斯油画技法》学习领会,必会收益不匪。
以下除了标题,均引自于老师博文中的原话。如有新内容我再补充(2011年7月12日补充)。
1、做油画底
**
用化工店买来的絮状聚乙烯醇,加两倍水隔火蒸半小时成胶水,凉后刷一遍。优点是不会裂,韧性好。干后刮贝毕欧底料两到三遍。有色底是在最后两遍中加丙稀颜料。
有学生用108胶替代聚乙烯醇,为省事也可以的,主要成分一样。聚乙烯醇的问题是画布易松,有时要绷两遍。也有学生先刷乳胶再刷聚乙烯醇,画布紧韧都具备,也是好办法。
** (博友:银灰有色底用煤黑和钛白调的吗?)是底料和丙烯黑调的。
** (博友:请问鲁本斯的底层色是偏黄的亮色吗?看起来很透明的样子。)
是的。很透明。(那这个颜色是白加黄或红调出来的?可能加点黑什么的?) 可能。
2、油画基本技法
**
**
**
**
**
**
**
**
**
**
我用的画笔和板刷都是猪鬃硬豪笔,只有一只消除笔痕的扇笔是貂豪的,也很少用到。画笔都不是太小,笔豪以扁圆型为主,两只方形用来画最细的部分。有一只较新的干净板刷用于刷涂润色油层。
我经常加工自己的画笔,笔用久了变厚,要画出准确的细节,必须把笔削薄了再用,一般只留三分之一。
用于画发丝、眉毛、胡须、体毛的扇笔,只留扇形中间部分。
新买来的扇笔,笔豪太软、太长,要“做旧”了才好用。方法是:扇笔沾满乳胶,胶在根部涂多一些。第二天干透,用细砂纸将笔豪磨短,又会象自然用旧了一样长短疏密不一。画出的毛发才会像长出来的。
**
**
我想是润色光油。润色光油主要用途有两个,一个是画作停下来之后,隔一定时间继续画,为了保证画面的效果和上次结束时一样,可以用软毛笔用一点润色油湿润一下画面,干了以后继续做画。
还一个就是解决吸油问题,统一整个画面的光亮度。
三合油就是一定比例的达玛树脂和熟油,松节油混合的,也可以替代润色光油使用。
不建议使用三合油进行过多的调色绘画,因为树脂媒介具有可逆性,容易在以后修复画面被清除掉。http://www.96iu.com/shop/?product-923.html我用过的牌子,能买到。
**
古典画法是要等干,直接画法半干也成,干了更好。
**
**
**
所谓刷是擦,很薄的有油便可,你刷多了!
**
**
**
**
腿那组第2张是底层的最后效果,《一慈》的脸第3张是底层的最后效果,其后都是第二遍的深入步骤。
**
**
是的,还要像以往那样刷油在上面再画。
**
色层是油画区别于水粉的重要特质。这个效果就是直接画法无法达到的。
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245414&do=album&picid=5870323
**
调色盒要先刷白漆保护层。9格之外也可以角上边上放其他色。隔夜的色还用。底层色用视觉素描来对待。边缘先画实以后再处理虚和开始就视觉化处理两个方式都有。
**
上光油加调色油不就是三合油吗,上光油的成分是松节油和达玛树脂。
**
丙烯涩滞,还是速干油画好一些,要等8小时。笔没有在形体上是画的太少,应该主要是素描没解决好。
**
比我总结的好多了!
3、关于色彩
**
**
http://s3/middle/62ae7f6fgb2845a0064e2&690
** (博友:于老师说的很对,每张画的 颜色由于各种原因不太一样,但是你画面有很偏灰色的色彩,在你写生习作里运用在暗部里很多,亮部也有一些,怎么调出来,要用请问怎么跟周围那些色彩结合起来)
** (博友:为什么我看到有些画家借鉴照片来画画,可是,画出来的色彩效果要比原摄影作品的色彩要浓厚许多,而且也漂亮许多。从照片到油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是如何需求色彩关系的啊。弄不清楚哦)
**
快干颜料买:
象牙黑、钛白、肉色、土黄、朱红、凡代克宗、茜素红。
脸身子都应当用灰等于用黑。
暗部用透明色画是可以用几个透明色相调和的,选透明颜色调。不透明的颜色薄用是可以成半透明色的。
**
**
**
**
**
钛白、中黄、土黄、桔黄、朱红、茜素红、透明铁红、象牙黑、群青、翠绿、浅绿、中灰。不仅仅是画人物,画什么都是这些色。
**
进口的伦勃朗油画颜料饱和度高、色料足、不易变黄、透明色质量高。
国产的温莎牛顿油画颜料白色易变黄干燥慢、几乎没有真正的透明色。
上海马利的几种透明色不错,1385系列中的钛白不变黄,可以补充使用。全用进口太贵了,也有假货。
**
茜素红、透明铁红、象牙黑、群青、翠绿这五个是透明颜色。
茜素红、透明铁红、象牙黑、群青、翠绿本来应该透明,我用透明的,国产的马利还可以。
**
4、关于光学灰
http://s15/middle/62ae7f6fgb284557036ce&690
http://s4/middle/62ae7f6fgb28455bc8833&690
**
这幅画是画在银灰有色底上,底层画是速干颜料,高厚低薄,笔触较大,冷色是漏的银灰有色底。脸的基础色是橘红加白加一点黑。鼻底嘴角眼窝等最暗部较暗较暖较纯。第2天干透,先涂稀薄调色油,用透明色画暗部,厚堆色画亮部(调色基本与前天相同),用干净的干笔扫连明暗两色,一遮一透的对接出“光学灰”,同时脸色变的微妙细润,最后画“高原红”和高光,也用干净的干笔扫连,小调整很多,文字不能说尽。
“光学灰”是透明画法表现出来的一种视觉效果。古代艺术家在坦培拉或油性色底上用树脂光油进行釉染后,涂以透明或半透明覆盖层,使各色层通过重叠显露出来,即产生色彩奇异的透明灰色——“光学灰”。这种透明灰色和调配出来的灰色相比,视觉效果不大相同。它是直接画法无法达到的。鲁本斯当时就以创造光学灰著称,他曾对他的学生说:“至少暗部最后一层色应是透明的。”
** (博友:你说的中间色是用的半透明的“光学灰”。这半透明的“光学灰”是怎调出的。)
问:什么是“光学灰”?
答:“驴粪蛋上了一层霜”。
满分!!
** (博友:您说的这个叠加,是不是也要等底层色干了之后再继续画的啊?)
** (博友:“用透明色画暗部”,是尽量一遍,还是多次罩染?暗部和亮部是同时画吗?)
** (博友:您用什么透明颜料?用什么牌子的颜料效果好呢?)
**
**
** (博友:我想买进口温莎牛顿的颜料,想知道买哪几种颜色好,哪些是透明的,半透明,不透明的)
**
**
能,看鲁本斯画的黑人,我画的皮沙发,都是光学灰.
**
光学灰是两遍叠加的结果,不可能在铺第一遍色的时候都找好,第二遍的时候也可以调出灰颜色充当光学灰,效果不是太好。亮部的颜色在开始时色彩的冷暖倾向是要分明。
**
两遍。
**
亮部的厚度每人不同,暗部有时可以是半透明的。
**
是调整过程,逆光,没能一次画够。
5、学习正宗传统油画
**
**
** (博友:为什么我画的油画还有水粉味道。摆脱不了。)
**
**
** (博友:我也在自学,想知道您是怎样自学油画的)几乎是匆匆把油画技法源流走了一遍,从白描到古典素描、从工笔到蛋彩、到多层罩染、到提白罩染、到混合技法、到直接画法、到印象派、又回到17世纪的方式。每一步都平稳过度。从白描到古典素描是这个转变的核,基本功好是根本保障,学大师是正确途径。
**(博友:油画临摹安格尔、鲁本斯的可以么?怎样能把颜色调和的透亮些呢?)
**
“我国古代的传统绘画教学最重视临摹,学习前人是入门的最佳手段和途径。我个人的经验也说明了临摹好画学习前人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用功多画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正确的训练方法之后再去用功才是有效的,方法如果不对的话,用功太多等于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非但不会进步,反而会养成难改的坏毛病。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我的教学核心没有别的法宝,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学大师。学大师就是取上法,就是走正路练真功。对大师的临摹,可以先对临,还有一种办法,叫“译临”,就是把线的素描临成明暗,或者把明暗的素描勾成线,这就像是一种翻译。巩固临摹的方法是默写,就是背着画大师的画,使你的收获彻底消化,让素描的最高标准溶于你的血液中,如此训练,会使学画者“取法乎上”,出手很高的人落笔就有大师气象。”
前年,西班牙普拉多《从提香到哥雅》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期间,我决心临一幅我最崇拜的委大师。首先,不准拍照!临摹更不行,再有,美术馆里射灯以外一片昏暗,即便让临也根本临不了。
我想出的办法是这样的:
在美术馆后街,找最近的旅馆在房间里先对着色彩不准,细节缺失的画册画。画忘了再去美术馆看原作。回来默画,一天往返多次。路上美女绝不能看,怕冲淡那珍贵而短暂的记忆。这种特殊的默画办法坚持了一周,基本完成,也无法再画了。因为美术馆的射灯太暖,小旅馆的日光灯太冷,不知道原画的色彩到底应该是什么样。临的并不理想。
这次“临摹”收获是很大的,笔意色层的技法学到很多。因为是默画的,因此记住了所有原画上的细节,想忘都忘不了。更大的意义是,成为我画室里的标尺和参照,我不断被它打败,这样是最好的!免得我忘了天高地厚。
** (博友:临摹大师的油画,直接画法是不是不可以。现在画画大都是画照片,在条件有限时这样做要怎样把握!) 直接画法可以临最终色调,造型韵味,构图气量,也是好的。古典画法临摹涉及相关材料技法的学习与猜测,有难度,当然更好。
** (博友:什么样的练习手段对提高色彩感觉和透视有效呢?) 学莫奈可提高色彩能力,好莱坞大片的漂亮场景,时尚摄影都会对提高色彩感觉和透视有效。
**
** (博友:我怎么感觉维拉斯贵之的画比鲁本斯的颜色要灰,是用色的原因吗?我现在才发现维拉斯贵之的早期的画有卡拉瓦乔的影子!) 是用色习惯不同,维拉斯贵之早年学卡拉瓦乔的传人里贝拉。
**
**
重要的是理解形状体积,不用专门背解剖,理解形状体积解剖自然对。色彩也要学大师,印象派的。针对高考的色彩范本我不了解,不敢妄谈。
**
素描与油画合拍我也用了几年时间,现在也是油画不及素描,慢慢会好的。
罩染之前整体要比最后效果稍稍的粉一些,是大伙的共识,是对的。
暗部不加白好像颜色太沉的问题也可以用油稀释的方式解决。
鲁本斯是要罩染的,因为属于混合技法,不一定全面罩染。
**
现在我感到油画素描都在逐渐地合于自己的手气。素描已经不是特别的丢勒、荷尔拜因式的触觉,有一些鲁本斯和一些国画的渗透。油画也不是特别委拉斯凯兹的非触觉,也有鲁本斯影响。学大师的懵不懵取决于对风格史的宏观把握。沃尔夫林帮了我大忙!
**
苏派19世纪以前的技术方式和美学追求来自欧洲,19世纪后半段,巡回画派一代大师发展出自己民族的最高成就,列宾、苏里科夫浓郁的文学性、史诗感在美术史当中也是无与伦比的。单论技术,此后的100年,素描成为重视块面光影的全因素,油画色层有明显的简化倾向也有部分印象派的渗入,发展出简单有效的直接画法。大概是这样的。
**
我在临委大师那幅作品时不只是求他的最后效果,是研究分析委大师的作画步骤进行,当然,对我来说也是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我学的正是他和鲁本斯。
6、油画研究方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