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广州市此次共有8个传统村落入选,其中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榜上有名,成为花都首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你们都知道吗?本期“粤游地图”要跟大家一齐盘点下这8条古村落有什么好玩的。
1、 荔湾区冲口街道聚龙村
http://s12/mw690/004exT08gy6H5DgMH1x6b
每座楼房都用水磨青砖建筑,砌以麻石墙脚,门框、窗框均用花岗岩制成。进入大门是一座木屏风,大厅内到处可以看到精致的木刻。后厅正中是供奉祖先的神楼,雕刻最为精致,上方及两旁为通透木雕,下为浮雕图案。二楼凹形三面装饰彩色满州窗,中间嵌以历史名人诗词佳句,别具风雅。
2、 海珠区琶洲街道黄埔村
http://s13/mw690/004exT08gy6H5DiyWew5c
黄埔村因港口经济兴盛一时,村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建筑,这些古建筑具有明显的岭南建筑风格特色,砖雕、木雕、灰塑、镬耳屋及青石板路亦随处可见。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登记录入文物线索46处,其中市级以上文物建筑27处,包括古祠堂12座,家塾3处、庙宇2处、园林建筑1处、古民居8处、黄埔古港遗址1处、冯氏祖墓1处。
3、 海珠区华洲街道小洲村
http://s12/mw690/004exT08gy6H5Dk2R6P8b
麻石铺砌的街巷,小桥流水,与倚着河涌而建的民宅交相辉映。古树参天的绿荫深处,河涌蜿蜒迂回,庄重的祠堂规整有序,造型各异的小桥横枕水上,古宅民居述说着岁月的沧桑。避开大都市的喧闹来到小洲,回归大自然;走进果林,领略广府水乡的宁静和悠闲;漫步深巷,享受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淳朴民风。
小洲村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专业人员来到这里进行艺术创作,成为艺术家们寻觅创作灵感、写生、摄影的首选之地。当代岭南画派杰出代表关山月、黎雄才等著名画家纷至沓来,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非和国内许多地区的知名艺术家、众多中青年艺术家聚居此地,建立各种工作室潜心创作,小洲已成为艺术家的伊甸园。
4、 番禺区沙湾镇沙湾北村
http://s12/mw690/004exT08gy6H5Dm39KXab
此外,村里对所有街巷排污下水道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暗渠排污,一改旧时明渠排污的旧貌。同时,还升级改造了垃圾中转站,增设街巷路灯照明,为群众建造了休闲公园等设施,使得村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日臻完善。
5、 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
http://s14/mw690/004exT08gy6H5DpeVwVdd
村建筑坐北朝南,布局比较规整,村面建筑保存较好,排列整齐,规模宏大,建筑占地6万多平方米。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其余多为民宅。今民宅大多仍有人居住。村面建筑以宗祠及书室为主,大多数建于清代,部分建于明代,一般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人字或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工艺较好,其中以友兰公祠和谷诒书室为最。单体建筑以宽1.1米 ~ 3.3米的巷道相隔, 现存古巷20多条。巷门楼石额上阳刻巷名,塱西社有永福里、益善里、仁寿里、泰宁里、福贤里、西华里、琢玉里等;塱中社有参槐里、兴仁里、安居里、近光里等;塱东社有善庆里、新园里、敦仁里、业堂里、光迪里、三园里、积墨楼巷等。塱头村东还有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
6、 萝岗区九龙镇莲塘村
http://s10/mw690/004exT08gy6H5DqV0i519
莲塘村历史悠久,建村距今已有700多年,人文古迹陈氏祠堂、鸿佑家塾、季昌书室;现代建筑白玉兰森林公园、生态园林公园、荷花塘……这充满历史尘埃的古村落尽管离市区远,村经济条件较差,但莲塘村村主任陈少洪说,由于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内保留开发,村里可以打一张“未来牌”。
7、 增城区正果镇新围村
http://s10/mw690/004exT08gy6H5DsGpdfe9
村中有一片逾百年历史却基本保存完整的旧屋,村子的中心是一座有99道门的祠堂,这是目前从化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祠堂——欧阳仁山公祠。这座祠堂的99个门取意为“九九归一”。村口有座门楼,开一小拱门,上书“钟楼”二字。村落四周围有3米多高的城墙,4个主要制高点建有4个两层高用以放哨、观察敌情的垛堞。这些壁垒森严的城墙、护城河、炮楼,在动乱岁月可保证全村避免土匪的袭击。
联系电话:020-39153048
http://s11/mw690/004exT08gy6H5DCLyJk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