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的听课反思
(2016-04-27 18:54:41)| 分类: 教育反思 |
今天,县进修初中部语文教研员到学校听课指导,教导处随机安排了两节语文课,初一一节,初二一节。下面,先就这《伟大的悲剧》这节课,来谈谈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也利用这个机会算是对自己语文教学的一种反思。
初一语文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初一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点:老师很注重基础,能够在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字词以及四字词语等,梳理得很到位;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能力,能够按照课后的要求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并提示了复述的方法,即按照记叙的六个要素来进行。还有其他的几个方面,可供学习,就不再赘述。主要是想谈谈自己在听课中所受到的感触,和激起来的自己设计本课的欲望。
课文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那么,我就会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看书,以默读的方式,从课文上来找出印证“伟大”与“悲剧”的内容。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看看能否解决问题,然后,老师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来掌控下一步的教学进程和内容。如果能够解决,那么,就由学生来汇报。如果不能解决,就展开小组探究性的学习来解决。为什么要采用默读的方式呢?在本单元的提示中已经明确的指出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这样写的: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以这个主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对斯科特一行的精神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进而被他们的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而感动,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而且,“伟大”与“悲剧”也足以统领全文,构成全文的灵魂,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读。
我还可以这样设计:书下的注释已经阐明了本文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本文的题目是编者加上的。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围绕着题目来做文章呢?让学生分析辨别哪一个题目更好,为什么等。
我们可以创新,但是,创新的能力不足,或是掌控课堂的能力不足,就莫不如按照编者的设计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以避免自己的教学盲目。网络上是有很多的教案,但并不普遍适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关键的时候,还是需要自己做大幅度的调整的,或是删除,或是添加。
作为语文教学,要突出语用的意识。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读,要读出声来;也不能没有品,要品出味道来;更不能没有写,要写出自我来。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我们一定要落实,并恪守且践行之。
听课,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相互学习,才能促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得以提升。感谢授课老师给了这么一个听课的契机,让我得到了如此诸多的良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