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褪色”与“退色”的读音及区别

(2014-09-29 15:50:56)
分类: 字词句修辞标点
“褪色”与“退色”的读音及区别  

 “褪色”(大家都习惯于读tuì sè,并且在网络上的大多是词典中都是显示的tuì sè,但在出版的诸多权威词典、字典中,已标明是tuì shǎi, 所以读 tuì shǎi )同学们注意,一定读tuì shǎi 

 基本解释 

 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例如:这幅油画珍藏40年没褪色 

 与“退色”的区别 

    退色有2个意思:tuì shǎi    

 (1).颜色逐渐减退变淡。 

 如:阴丹士林,永不退色。    

 (2).指使颜色消除。如:退色灵。    

 除了tuì shǎi,还可以读 tuìsè,意思是:由于长期使用和年龄的增长而使本色大量消失    

 比如:身着退色的牛仔服。    

 其实这句话里,“退色”可以写成“褪色”,“退色”也能读tuì shǎi    

 "褪色"主要是指衣物一类的东西;"退色" 除了指衣物一类的东西,还可以指思想/热情一类的抽象的东西,可以不具体化。 

 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习俗在岁月的洗涤下退色了。(抽象含义,不能用“褪色”)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社1996第三版,1283页)“退色”、“褪色”两个词条下标注的都是[shǎi]。
《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缩印本,1280页),“色”字字头下,有[shǎi]一条:
  1、颜色。用于某些口语,如:掉色;褪色;永不变色。
  2、色子(即骰子)。赌具……(以下开始详细解释,就省略了)。
  只有《汉语大词典》“色”字头下[shǎi]处没有“褪色”:
  色2 [shǎi ㄕㄞˇ]
  色子。即骰子。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色不顺,不是我输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南音呼骰为兜, 许不解,固问之。少年手摹其状。 许 乃笑於槖中出色一枚,曰:‘是此物否?’
  以上都是权威辞书,却互相矛盾。那么,我们应该依从谁呢?事实上,最权威的是国家语委等部门联合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表中还真对“色”进行了规定。复制如下:
  色①sè(文)
  ②shǎi(语)
  根据该表的《凡例》:“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我觉得“褪色”大概就属于这个“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当中吧。但是《汉语大字典》中提到的那个“永不变色”,如果是像我理解的那样,用在类似于“这是我们永不变色的旗帜”那样的典型书面语语境中,那么还是得读[sè]的。
另外,有人讨论“褪色”和“退色”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退色”:“布匹、衣服等颜色逐渐变淡。”解释“褪色”:“退色。”是认为没有区别的。不过《汉语大词典》中进行了区别。复制如下:
  【退色】 1.颜色逐渐减退变淡。如:阴丹士林,永不退色。
2.指使颜色消除。如:退色灵。
  【褪色】 1.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 冰心 《姑姑·分》:“底下也是洗得褪色的蓝布的围裙。”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八章:“ 周仆 见他穿了身褪色的旧军衣。”
2.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消失。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上海幽默已稍褪色, 语堂 转而编小品文,名曰《人间世》。” 茅盾 《春蚕·喜剧》:“五年的监禁,许多老朋友的面貌渐渐从他的记忆中褪色了。” 浩然 《艳阳天》第五六章:“因为这个院子里住的全是一水的翻身户,又有这位永不褪色的老‘首长’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