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性学习】图表题

(2014-04-27 15:21:53)
标签:

初中语文

教育

人教版

分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知识归纳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近几年频频出现于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中。在这种情况下,图表题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各地市命题情况看,图表题的设置突出情境,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有数据图表、调查表、柱形图等多种形式。

    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或几幅图表,要求学生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回答,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能力、快速筛选信息能力、高度概括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等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五种:(1)直接概括图表内容或提炼信息,(2)概括图表反映出的问题,(3)针对问题提出建议,(4)归纳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5)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试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解答此类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整体阅读。做题时,应当先对图表材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主要包括图表的标题、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具体内容等。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捕捉关键词句。

    第二,明确数据的变化。图表题往往是通过数据的变化来反映问题的,因而数据的变化特点正是我们要得到的主要信息,也是材料的重要之处。分析数据变化时一定要关注数据的升降规律、数据之间的横向、纵向变化,特别是几组数据之间的纵向比较。另外,图表中数据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特别需要注意,往往这就是图表提供的主要信息。

    第三,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图表中的说明等。

    第四,把握题干要求。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回答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的考题会有一定的答题提示性,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把握题干要求时要分清考题类型,不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思路是不一样的。例如第(1)种题型,这类题目往往要求分析数据变化直接写出结论就可;第(2)种题型,这类题目要求分析数据背后暗含的原因。

第五,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题的共同点就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可以按照“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的思路概括要点。

 

题型归纳

一、揭示图表反映的问题

    1.长沙市某中学对该校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大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情况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超级女声

原因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事迹很感人

很受欢迎

与自己的

关系不大

有趣

能表现个性

品位不高

人数

91

209

245

55

比例

30.3%

69.7%

81.7%

18.3%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

【解题指津】题目要求分析结论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出调查的结果,即为什么喜欢“超级女生”的学生会多于关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去分析,才能正确作答。参考答案: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不同的价值取向(或“学生更关注‘超级女声’是因为这一节目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因为‘超级女声’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

    二、提出建议

    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综合性学习】图表题 

读过

看过影视的

《西游记》

24

98

《水浒传》

29

83

《鲁宾孙漂流记》

56

2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8

16

 

    针对表格内容反映出的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解题指津】提出建议,首先必须概括图表反映出来的问题,如: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等。然后针对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切忌建议过于笼统或空大。参考答案:无论中国古典名著还是外国名著,在阅读时应多读原著,这样才能更好地汲取文学名著中的营养。

 

有错必纠

1.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三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照表

【综合性学习】图表题 

2002

2003

2004

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元)

6860

7702

8396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元)

2366

2475

2622

 

    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解题指津】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往往只看到数据的横向变化,很容易写成“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迅速,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都处于增长状态”,而完全忽略了两组数据的上下比较。究其原因,一是忽略了题干中的提示词语“对照”,忽视了对比(此题应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进行收入比较,同时还要进行增长速度比较);二是忽视了数据图表重在反映问题的特点,从数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恰恰就是应该得出的结论,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较收入低而且增长相对缓慢。参考答案:(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2)农村居民收入低而且增长相对缓慢。

    2.今年母亲节前夕,班里组织了一个“感谢母亲”的主题班会。请你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任务。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差值

2%

20%

1%

 

1)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作为初中生,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解题指津】学生在概括图表信息时会关注到横向数据变化,即“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同学和母亲生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会忽视第三组数据差值中反映的问题,即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在谈感受时不会紧扣班会主题“感谢母亲”,错误答成“初中生更重视友谊,注重建立友情”等。参考答案:(1)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2)我们应该更加关心自己的母亲,学会感恩,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学会在母亲生日时,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祝福。

    3.下面是一份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类别

主动回答

被动回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小学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8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2)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解题指津】这道题的第一问常常因为学生判断不准考题类型而被误答为“学生因年龄的增长害怕答错问题,而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或只注意一组数据而少答为“学生岁年级增高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悦来越少”。其实,这道题考的依旧是概括信息,不需要分析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原因,只要根据数据变化总结出规律即可。另外在答题时不要忽略“被动回答问题”人数的变化。在提建议时可以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意见。参考答案:(1)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高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少,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多。(2)建议同学们克服害怕出错,被人笑话的心理,大胆举手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提高学习效率。

 

升格演练

 

1.下面是某省2000~2006年汽车保有量情况调查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主要信息。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汽车总数

70

90

105

135

170

200

250

私人汽车

25

30

50

75

100

135

175

私人汽车

占总量比例

35.7%

33.3%

47.6%

55.6%

58.8%

67.5%

70%

 2.下面是某市2008年语文中招考卷学生答题情况统计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试题类型

知识能力

分值

平均得分

得分率

积累与运用

语言的积累与实际运用能力

28

23.11

82.55%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综合运用能力

28

19.43

69.38%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综合阅读能力

14

8.41

60.05%

作文

写作能力

50

42.86

85.73%

总分

 

120

93.18

77.65%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

2)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针对问题,请你给正在进行中考复习的学生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