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葵名师工作室招收跟岗学员培训方案
(2013-11-04 11:32:44)
标签:
文件培训方案 |
分类: 工作动态 |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依据省、市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与共享教育资源,发挥工作室团队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从学科、学校的实际出发,开展工作室骨干教师跟岗培养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陈凤葵名师工作室”经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教育局两级批准和授牌,实现省、市、镇区三级共建,按照属地管理、服务地方的原则由东莞市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监管,由陈凤葵老师为主持人,全面负责工作室相关活动的开展。名师工作室是由省市学科名师及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名师工作室是集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名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名师资源共享最大化,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促使其专业发展,旨在建立起名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陈凤葵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2012年经省教厅评审认定为省级工作室。工作室现有主持人1人、专家顾问6人、成员8人、已培养省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学员42人,确立了“成就他人,成长自我”的团队精神。在过去三年中,工作室扎根课堂,深入一线,积极承担省、市 “名师大讲堂”与“省名教师跟岗培训”等活动,并与江苏、上海和广东各地名师工作室结成研究同盟,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作室团队经常活跃于全国教育研究前沿,举行区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共计191场次、省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共计25场次,市级以上研讨活动共计22场次,团队成员主持市级课题21项,省级课题5项,46篇论文发表于各类教育刊物,并有59人次参加全国各地的送培送课活动。
三、主持人简介
陈凤葵,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培训者,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首批学科带头人,省教师PBA项目培训督学,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法培训专家组成员,省教育学会特级教师专业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陈老师立足于课堂教学第一线,构建了“少教多学、快乐高效”的自主学习型课堂,课堂中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在优化学习策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陈老师曾主持市级以上课题3项,20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级教育刊物。陈老师还乐于“传、帮、带”,热心指导一线青年教师成长,积极承担省、市教师培训工作,培训教师达9000多人次,并多次受邀到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外语职业艺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作专题交流讲座。2011年加入 “广东省特级教师教学支援总队”,积极参与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援活动,在我省、市教育界具有良好声望。在课改前沿的成长历程中,陈老师深刻地感悟到:师者,要有一颗与教育同呼吸、与孩子共成长的不老之心!
2.工作室顾问:
邓宁霞: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
何安平: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淑芳: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教授
卢信瑜: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詹俊峰: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张漱梅: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高级讲师
3.工作室成员
莫雪云:市学科带头人东城区英语辅导员
谢雪飞:市学科带头人东坑镇中心小学
陈如丽:市学科带头人塘厦镇中心小学
吴楚智:市学科带头人桥头镇中心小学
李富强:市中心组成员大朗镇三星小学
刘淑冰:优秀骨干教师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钟海敏:优秀骨干教师道滘镇新城小学
罗 婧:优秀骨干教师 东城区第一小学
4.工作室分工
工作室主 持 人:陈凤葵老师,主持工作室的全面工作。
工作室组织部长:莫雪云老师,负责工作室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
工作室科研部长:陈如丽老师,负责工作室课题研究与管理工作。
工作室培训部长:谢雪飞老师,负责工作室送培送教工作。
工作室秘 书 长:吴楚智老师,负责工作室文书起草、活动报导等工作。
工作室管理部长:刘淑冰老师,负责工作室日常管理工作与档案工作。
工作室资源部长:李富强老师,负责室刊汇编工作,并分管编辑组与网站。
工作室网站站长:罗婧老师,负责工作室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工作室编辑组长:钟海敏老师,负责工作室电子资源的汇总、整理及发布。
工作室以主持人及骨干教师的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结合我市小学英语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惑,以《指导学习策略,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力的实践研究》为总课题,各成员和骨干教师承担子课题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以教育专著、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并通过研讨会、名师大讲堂、研究沙龙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产生示范和辐射效应。
4.教学实践:每学期进行学员的教学实践指导,帮助学员把脉课堂教学。
5.课题引领:以“基于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力的少教多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为总课题,选择有针对性具体子课题项目开展研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骨干教师个人阅读、同伴听课、行动研究。学员必须承担课题中的一项研究内容,亦可根据本人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开展小课题专项研究。及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形成研究论文、或成果报告。
7.研讨沙龙:工作室成员组织学员探讨教学体会、畅谈教学感受、倾诉教学困惑、研究解决方法、介绍成长经历;或就某个专题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才能。每月发布教学反思、听课研讨心得、或课题研究心得于工作室网站或微信平台,加强工作室的交流与研讨。
五、时间安排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选拔学科骨干教师进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的通知》,学员入室跟岗学习培训时间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
1.一份个人三年成长规划:在整个学习周期内,认真总结个人在工作室的研修情况,撰写一篇反映自己专业成长发展的成长总结。
2.一节公开课:在整个学习周期内,每个学员需承担一节区级以上展示课。
3.一个专题讲座:在整个学习周期内,每个学员需承担一次区级以上专题讲座。
4.一份课题研究报告:在整个学习周期内,在工作室导师指导下,完成工作室子课题的申报、实践研究与总结,撰写一篇有关工作室子课题研究的研究成果报告。
6.一篇学习心得: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学习心得,2000字左右。
7.一份教学设计:每学期提交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案例。
8.一个教师博客:建立个人教师博客,连接工作室主网站,及时更新资源。
八、招收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有教育理想,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良好的理论水平、较扎实的业务功底、较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较好的发展潜质。
2.申报理由须充分,必须建立在个人自愿的原则上。必须是有志于自我专业成长并乐于参加工作室的各项学习研究活动,具有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精神。
3.选拔及培训的对象为45岁以下,5年教龄以上,学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中级职称(小学一级)以上的我市在职普通公办、民办中小学专任教师
4.工作室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在学员所在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学员所在学校要保证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具有独立承担100人或以上的教研活动能力。
5.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称号。优先考虑在市、镇区上过研讨课、展示课或开展过讲座的教师。
九、报名事项
3.有意参加培训的教师需在10月28日前填写好《名师工作室跟岗学员信息登记表》(一式两份),及《陈凤葵名师工作室跟岗学员报名表》(一式两份),经所在单位及镇(街)宣教办(局)同意盖章后,把纸质稿上送陈凤葵名师工作室,电子稿发送到报陈凤葵名师工作室邮箱:dgyyms@163.com,以上两个表格可在陈凤葵名师工作室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ms0769.com/group.asp?gid=47)。报名教师经工作室审核筛选后录取,并由市教育局统一发文确认。
4.工作室学员申报程序为:本人申报、学校推荐、工作室主持人考核选拔、上送市教育局复杂核、备案。申报工作室学员可自荐(须经单位同意),也可由学校、教办统一推荐。
5. 报名咨询: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陈凤葵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地址:东莞市东城区石井支路5号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6.报名方式:报名邮箱dgyyms@163.com,报名电话22228714--转8017;
联系老师:陈凤葵老师(13612733026)、刘淑冰老师(13724496191)
陈凤葵名师工作室
2013年10月12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