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桃花源——桂阳县敖泉镇温溪村

(2015-06-26 09:47:10)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e724a656jw1eth8xg66ncj20k00c03z7.jpg
温溪村位于郴州桂阳县敖泉镇境内,背靠泗洲山。小村三面环山,常年气候温和,四周溪流不息,温溪由此而得名。据张氏宗谱记载,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敖泉蓬塘村后生景渊公到此地放鸭,看到这里水土肥美而流连忘返,遂在此地搭棚,结婚生子,子孙繁衍而成今日的温溪村。

“左青龙,右白虎,石将军,把水口,木秀才,坐高山;且看五马归槽地,下关罗星八阁亭。”当地百姓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把温溪村秀美景色和人文史迹描绘得淋漓尽致。温溪村有如美丽的桃花源,让每个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赞叹不已。

温溪村前是一片广袤的田野,沿山路穿过一个高丈余的天然石将军柱,只见一座八角亭赫然矗立于村口,这就是有名的温溪亭。古时亭多建于路边,供来往人们遮风避雨,而村口建亭实为罕见。

据张氏宗谱记载,温溪张氏期望后代人文蔚启,继往开来,于是在清道光年间 (1840)集资兴建了温溪亭。温溪亭为木石结构,四层八角高达13.4米,由八根石柱支撑。三开间,东西长14.9米,南北宽7米。其中第一层为长方形,第二层至第四层为八角形,歇山式顶,飞檐翘角,顶端镇以青铜葫芦。在中间4个石柱上架田字木梁,中心以一雷公柱为支撑点,直达顶端。从远处看,温溪亭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鲲鹏。温溪亭新颖的艺术造型在全国的古亭中都极为罕见,2002年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溪亭的左侧是青龙山,山势不高,弯弯曲曲向后延伸,活生生的腾龙形象。青龙山上古木参天,枝叶茂盛,置身山中听一曲空山鸟语,赏枫林红叶,让人心旷神怡。

温溪亭右侧山崖壁立百仞,像一只龇牙咧嘴的雄踞白虎。沿白虎山小径攀缘而上,猛然见一洞口,洞口与洞内下垂的钟乳石组成一幅青面獠牙的虎啸图,故取名为 “白虎岩”。进入 “虎口”,只见洞内怪石嶙峋,有 “南天一柱”、 “孔雀开屏”、 “弥勒笑佛”……触摸着阴森森的石钟乳,让人体会到 “虎口拔牙”的壮烈。

千百年来,青龙白虎峙立于温溪亭两侧,村前村后古柏虬枝峥嵘,山上山下茂林修竹,幽雅寂静。温溪村犹如一幅水墨画卷,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从温溪村口鱼贯而入,天地豁然开朗,良田美池,阡陌纵横,一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古老的槽门前,有一孔泉水从石缝中迸涌而出,寒冬腊月里越发显得雾气汤汤。进入槽门,百十座青砖黑瓦古民居依山而建,虽然不整齐划一,但却错落有序,小巧别致。村中巷道纵横交错,一条条石板路给人一种穿越历史的沧桑感。张氏聚族而居,氏族文化在巷道延伸。一座老屋的正厅堂壁上有一副木刻的对联: “百忍振家声,两铭绵世德”,横披:“孝友堂”,显示出极深的家族文化意蕴。

温溪村现存最老的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分上中下三进,两边设有厢房,中开天井。天井四周用长条青石围砌,每条长达4米有余,中铺重达几吨、打磨得十分规整的长方形磐石,内设暗沟排水。温溪古民居门墩大多雕有喜鹊、菊花等图案,门檐有镂空雕石门柱,两边配以麒麟和盘龙,石雕艺术古朴精美。温溪古时并不很富有,却有众多精美的古民居,并建造出极具艺术价值的温溪亭,足见温溪人的勤劳俭朴和文化修养。

温溪民风淳朴,重文教,热心公益事业。古时村中建有义学,并设公田扶助族中贫寒子弟入学。周边的张氏村落每年都要召开冬至会,商议族中大事,为此他们凑资修建了敖泉张氏议事厅“湘山阁”,解放后“湘山阁”改成学校。

温溪张氏工文字,善书画,当代青年才俊张欣尧创作的 《好懂的世界格局:美国的崛起》一书冲进全国图书销售龙头当当网的销售排行榜前十名,桂阳书画院院长张爱民等皆出于此村。

七百年温溪,景美村美人更美。步入这样一个自然景观与悠久文化历史兼得的 “桃花源”,听一曲远古的传说,一定会让你乐不思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