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那年植树节(1200字)
(2024-03-11 16:46:27)
标签:
文化教育情感 |
散文
文/余瀛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每到三月,我总会想起少时植树的美好情景,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向那片绿色的海洋。
1999 年的植树节,恰是周五。当时我 23 岁,正在读大三。那天,班主任接到建筑工程系的通知,我们工程造价管理班需要派 5 名学生去珊瑚坝参加植树活动。然而,我们班一共才 12 名学生,而且由于即将专科毕业,大家都忙于各自的事情,在班的学生寥寥无几。最后,班主任在班里找了又找,只选出 3 名学生(包括我)代表班级参加植树。
当天下午,我们带着学校准备的劳动工具,来到了珊瑚坝的植树现场。此次义务植树活动,不仅有我们学校的建筑工程系,还有市电力总公司的员工们。由于电力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只带了锄头和铲子,没有带水桶,为了配齐植树工具,现场只能进行临时组合。我被分到了第三组,与电力公司的两名员工一起,我们的任务是每人种十棵树,共计 30 棵。
戴眼镜的大哥负责挖坑,他经验丰富,选择了一片土壤肥沃的地方,便熟练地挥动起锄头。每一锄都似乎带着他对绿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不一会儿,一个大小适中、形状规整的树坑就出现在眼前。我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钦佩,同时也有些紧张,担心自己不能把树苗种好。
“可以放树苗了。”他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我说。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拿起树苗,仿佛手中捧着的是无比珍贵的宝物。我将树苗轻轻地放入坑中,尽量让它保持垂直。这时,那个瘦瘦高高的人走过来,他用铁锨将周围的土慢慢地填进坑里。我站在一旁,看着树苗在土中安稳地矗立着,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
填完土后,我知道接下来的步骤至关重要,那就是浇水。我提着水桶,走到水池边,装满了清澈的水。然后,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树苗旁,小心地将水浇在树苗周围的土壤里。水滴滴落在土壤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树苗在欢快地吮吸着生命的源泉。我看着水慢慢渗透下去,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这些树苗能茁壮成长,为这片土地增添一抹生机。”
在植树的过程中,戴眼镜的人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紧张,他有意仰头看向我,微笑着问道:“你在学校学的是什么专业呀?”
“工程造价管理。”我回答道。
“工程造价啊,那以后可以做预决算,不用在现场风吹日晒,多好啊!”我旁边那个瘦瘦高高的人接过话头,又补充了一句,“你看我们单位那些做预决算的,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多舒服啊!”
我的脸瞬间红了,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只是个专科生,现在找工作可不容易啊……”
我们就这样循环往复地忙碌着,直到夕阳西下,终于完成了植树任务。
“小伙子,我看你也是从农村来的吧,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戴眼镜的人边说边递给我一张名片。
“还不快谢谢张总,你这是遇到贵人了!”那个瘦瘦高高的人高声喊道。
就这样,在张总的帮助下,我顺利进入了全班同学都羡慕的单位——电力总公司直属的住宅公司。在工作中,我任劳任怨,从不计较得失。我一直默默提醒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他的期望,更不能给他丢脸。当然,我也深知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
如今,我已经成为了单位的技术骨干。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我都感慨万分。那次植树节,不仅是我人生事业的起点,更是我心中永远的绿洲。
姓名:余瀛(重庆作家协会会员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兴中心小学校
微信号
身份证
邮政储蓄银行重庆渝北区中河营业所
邮编:401135
联系电话:13996187646
QQ:106499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