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富学生词句积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6-05-16 10:07:17)

《“丰富学生词句积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元觉寺小学

 任怀杰

课题研究背景:

语言文字是人类独有的交流工具。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情感态度等,都烙着语言的印迹“言为心声,察其言,观其行,知其人。”。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需要掌握与人交往,跟人沟通的方法,要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能够用得体的语言反映自己的所思所想。小学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养。” 语言的积累不光凭借书本,依靠课堂,还应延伸到生活和课外阅读。

由于家庭、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很贫乏,写出来的文章也是语言平淡、枯燥,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顺。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丰富的词语积累,觉得无话可说。《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诵读优美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言内容。”丰富的词语积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课题研究目标:

 俗话说得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也说:“厚积言有物。”没有丰富的词语积累就言而无物

通过研究,让学生学会感悟语言表达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效果。

通过研究,让学生学会用词的准确性。

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此次研究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理论学习法:

通过研读高启山主任为我们提供习作研究资料和管建刚的《作文六讲》,以及网络相关资料,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解决研究前和研究中遇到的过程性问题。

二、实验行动法:

通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按照“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制定方法采取措施——观察再发现问题——评价(反思)——再学习解决问……”的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研究。具体方法有:

1、通过课内阅读强化赏析,提升积累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兴趣和欲望。

2、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和生活中积累好的词句,并指导学生在习作中用准确用词。

3、过程中对学生的作品赏识性分析,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4、针对积累成果开展各种展示活动。例如:展示摘抄、课内积累手抄报比赛、日日分享、争上光荣榜、讲故事大比拼等活动。

在这过程中,我反思研究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向专家学习,向资深老教师请教,是我研究的主要途径。

三、有效评价法

整个过程中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赏识分析,依据学生的能力发展做出鼓励性的评价。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反思。

 

课题研究成绩:

本次的课题研究时间较短,内容较细,为了在较短是时间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等不同角度展开活动。并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收获的成绩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展示成果

手抄报以课内强化欣赏训练为载体,课堂上的增删对比、深刻的想象品味、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表达的效果,感受到语言表达的魅力,从而有了对语言积累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对积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我们组织了“课内积累手抄报比拼活动”,在学生的手抄报作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课内优美语句的喜爱,看到了他们对待比赛的认真态度。

 读书笔记的赏析,让我看到学生不可掩饰的进步,首先是从数量上,在以往的读书笔记作业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读书笔记,而今的读书笔记大多数是过量完成,很多学生都比布置的数量多很多;其次是整体的卷面来看,不在是整张纸上就那两行字,其他部分加上一图画就行了;最后,也是让我认为进步最大的一点——内容,而今的读书笔记在内容的选取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他们学会了欣赏好的词句,能够写出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了。

 日日分享汇报课——讲故事比赛,从活动开始到结束,从积极的备战,紧张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变化,开始的害怕、后退,到后来精神饱的站在比赛的舞台上。这正是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进步。

 积累不仅仅是在课堂和读书的时候,生活中处处是知识,都是我们积累的素材,我们的教室也是我们学习的工具,在我们教室的后黑板中开辟了一个专栏——“争上光荣榜”,这是我们生活积累的专栏,每个学生的摘抄本上从这里积累了很多的名言警句,好词佳句。

平时的习作作业

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习作可以很好观察他们能力发展成都,课堂上的佳句欣赏和重点词语准确性的训练,学生对词语的运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在习作练习中,学生不但有意识的将自己平时积累的额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而且在准确性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读书角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班级图书角为我们的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读书角本来由我从学校读书馆借阅的,但是学校的图书馆书籍虽多,但是要既符合年级特点,又要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和学生们共同创建了属于我们五年级(2)班的图书角,人人都当家作主,都成为书籍的主人,每个人都要捐献书籍,这些书籍可以是教师推荐的,可以是家长推荐的,可以自己或同学喜欢的,总之就是有趣的,对我们阅读有益的书籍。我做了个典范,为他们捐献了《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和《窗边的小豆豆》。

自从我们的读书角创建之后,班级的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事没事说闲话的都跑去读书角借书看了。

考试成绩

这次课题研究,在期末统考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次期末统考中班级成绩在全镇的13个班级中位居榜首,翻开学生的试卷,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失分统计,与以往的失分对比,作文的失分率明显下降,在翻开学生的作文认真欣赏,在学生的作文中,我看到了很多学生都把平时“争上光荣榜”时积累的词句和课内阅读时积累的词句很准确的运用到作文中。学生能够在考试成绩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相信一定会更多一些的喜欢上积累。

家长的反馈

我的小课题研究是我和学生家长共同的小课题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为了创建图书角,家长们纷纷到书店为自己的孩子挑选书籍,为了学生的养成好阅读的好习惯,很多家长和孩子一同读书。例如:任鑫帅的妈妈,经常同他一起读书;王心依的妈妈为女儿一次性购买了18本课外书;张瑞哲的父母,儿子手抄报绘画功底较弱,经常在家里指导,类似这样的家长还有很多。

开家长会时,我把学生的活动中的照片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家长,看见每一个家长脸上都露出高兴的微笑,在我看来这微笑来自于自家孩子的进步,是给予自己的付出,是给予我的认可,更是给予我鼓励。在前行的道路上,荆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同行者的鼓励。

获奖作文及参加比赛作文

部分学生还参加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书活动的征文比赛,其中王心依在比赛中荣获区二等奖。

本人在读书“一招鲜”的征文活动中以《走在读书的路上》为标题,以我在课题研究中的感悟与收获为内容参与征文评比活动。

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开展的第一年里,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我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无数次的查看资料,无数次的向专家学习,无数次向资深老教师请教,在学习思考后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丰富学生词句积累”的研究》课题实践中,我与孩子们都在共同成长进步中。下面是我的这一年来的研究总结:

一、分析调查

针对学的现状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口头性的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课外时间大多不喜欢度课外书,最喜欢的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学生喜欢读书,当我问及积累词汇时,他们给了我一个无奈的表情,又问及原因,他们告诉我,他喜欢看书是因为喜欢看故事里面的有趣情节,并没有注意到故事里语言的好坏,在他认为语言并不重要,情节才是最终要的。通过这调查,通过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有些茫然。开始可以理解学生为什么那么讨厌习作,为什么习作水平那么不堪。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外阅读的要求,在《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且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材料的积累也是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的兴趣

面对学生的词句匮乏,我开始潜心学习高启山主任和管建刚的相关文章,冥思苦想,我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爱上读书,爱上文字,积累文字呢?在我冥思无解时,高启山主任给我指引了研究的方向,他告诉我,让学生从感悟语言文字开始,从感悟课内的关键语句和优美的句段开始,通过曾删掉改,删减对比和品悟朗读来感受语言文字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精妙,激发阅读的兴趣;从课内欣赏引导学生积累,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知识,积累知识,丰富词句。高主任的指导如同三月里的绵绵春雨,来的重要,来的及时。

首先,从改变我的课堂开始。课堂上,我开始更多的注重语句的欣赏,开始由我讲我授,转变为教师引导,通过删减、对比和朗读等方法,自感自悟,体会语言表达的效果和语言的表达的方法。开始在课堂上让学生关注语言环境,用词的准确性,指导学生在不同环境要选择恰当的语句。开始注重学生摘抄笔记有效的运用。

其次,从家长入手。这个“丰富词学生词句积累”的小课题研究,时间较短,要想在这短短的一年里产生效果,仅仅在课堂上,在学校里,是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的,于是我在想,要是能把学生在家里的时间利用上,把学生家里的资源利用上肯定会有效果的。于是我发动家长,让家长帮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由于我们是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很难把握家长在家帮助学生的展开课外阅读情况。我只能在家长会上倾诉我的初衷,恳求家长的支持帮助。通过展示学生在校的有秀表现,与家长交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给家长一些可行性的建议:1、帮助孩子买书,构建班级图书角;3、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4、在孩子读完之后提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里面的什么谁?为什么?你最喜欢里面的那一句话?你的收获是什么?5、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多读书。从而赢得家长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从改变自己开始。走进学生的课外读物,感受童年的世界,进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看到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读书的老师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单介绍读物的内容,让学生有阅读欲望,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展开了课内读书笔记大比拼、日日分享、争上光荣榜、讲故事比赛、单元习作大比拼、读书笔记展示等活动。另外,我们学校还在每周三最后一节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从那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一次次精彩的分享,一块块令人眼前一亮的明信片,一页页精致的读书笔记。。。。。。中可以看出学生收获并快乐着。一次次生动有趣的活动,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出来,每一次活动都非常积极主动,并尽量做到最好,每一次看到学生展示的成果,都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享受着学生带给我的快乐,享受着这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研究过程中,并不是那一帆风顺。在研究过程中,每一次指导课,每一次活动,都会让发现很多的问题。有时一个问题会困扰我两三天,甚至一两个星期,常常在夜里梦见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醒来之后问题依然存在着。梦终究是梦,回到现实,打开电脑,在百度搜索里输入问题;打开高主任的博客;翻开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六讲》……寻找着答案。就这样,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求自己的答案,解决着自己的问题。

在读书中寻求答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的路上共同收获。

课题研究反思:

一年的《丰富学生词句积累》的小课题研究即将结题了,但是我们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没有结束。应该说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不但自己成长了,孩子们进步了,还寻找到了教学的许多宝贵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