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批评,父母难教育好孩子

标签:
育儿董进宇董进宇博士教育 |
分类: 董进宇的书 |
认为孩子做错事就应该批评,否则会养成坏习惯,这对传统观念中的大多数家长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告诉你这一点是不对的。因为批评是要讲究艺术的,并非批评就一定能使孩子改掉缺点,相反破坏性的批评只会把孩子的潜能埋没,自我价值打消,毁掉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我价值,像非常娇嫩的幼苗,需要家长加倍精心地培育。孩子经过艰苦努力,一点一滴地建立起的自我价值感,可能因为家长一顿破坏性的批评而丧失殆尽。
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考试失败时,家长往往很生气,忍不住要批评孩子。由于在气头上,什么话能解气,能发泄自己的不满,能刺激孩子,就说什么话,并且主要是结论性地针对孩子本身的恶语批评。比如:“你就是没毅力”,“你真是笨死了”,“你就是懒鬼”,“你永远没有出息”,“你要是能把事情做好,那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你就是没皮没脸”,“我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我真为你害臊”等等。
家长这种破坏性的批评,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它会让孩子泄气,瞧不起自己,并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每位家长对此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当你在教育孩子时任性、粗暴,那么不久你就会尝到自己制造的苦果。当孩子做错事或考试失败时,家长的正确做法是只对事而不对人。批评孩子时,只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针对孩子本人。也就是说,家长必须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事情做得不对,但并不会因此就导致家长认为孩子不好,家长不会因此就看不起孩子,也不会影响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才会有勇气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努力向好的方面发展。
我们不用批评的方法改掉孩子的缺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孩子的成长是在优点被确认并且逐渐放大,进而替代了他的缺点的过程。如果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被确定而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最终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果父母的批评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指向孩子本身,那么孩子会改正他的缺点。否则孩子会感觉自我价值受到伤害,感觉自己是低劣的,无能的。这样他不但不会改掉缺点反而会愈演愈烈,最后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
所以,批评是一门很高的艺术,用不好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文/董进宇)
------------------------------------------------
博瑞智家长学习QQ群(385400343)进群即可获得:
①董进宇博士学习方法一套
②家长网络课堂免费收听权限一名
③专业教育顾问免费一对一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