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角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

(2015-01-29 14:55:42)
标签:

育儿

分类: 数学学科教研(备课)组活动

通知

明天下午13:30全体数学教师集中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希各位教师准时到会,并做好交流发言的准备。

 

 

 

泰顺实验中学(小学部)

20141022

角的初步认识(初稿)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生活中的角到数学中的角的认识过程,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 直观体验角是有大小的,并且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3. 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4. 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初步体会角的数学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硬纸条、图钉、吸管、圆纸片、线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说说角

教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圆形,露出一部分。

师:我们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个什么图形?

教师再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长方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

生:学生作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猜测后,教师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圆形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朋友——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            动手画角

1. 师:你在哪儿看到过角呢?你们能说说对它的了解吗?

师:那你们能画一个角来说明一下吗?

2. 学生尝试画角,指名几位学生板演。

1)有谁能指挥老师画一个角?教师边画边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中间所夹部分就是角,用圆弧表示。这样就画成一个角。

2)师:小朋友,现在你能画一个吗?请你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画完后和你同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角的。(教师巡视指导)

3)师:请画一个你心中最大最美的角。

3.师:小朋友,根据你们平时看到的角,刚才说的角和画的角以及对角的认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给角的各部分名称取个名字,怎么样?

三、自主探究,创造角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知道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吗?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当当魔术师,变出角。

2.小组合作用吸管,线盒圆纸片、纸板、图钉等创造角。

3.师:把你变出的角给大家欣赏一下。

四、游戏活动,比比角

1.师:有谁敢与老师的角比比大小呢?

指名几个学生上台比一比。

2.师:想玩游戏吗?我们就来玩一个“超级变变”的游戏。首先请两个同学合作用绳子变出一个角。

师:变变变,把角变大,变更大。

变变变,把角变小,变更小。

变变变,学具变到学具盒里去。

师:你发现角是怎样变大的呢?

3. 师: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边长无关。叉开越大,角越大;叉开越小,角越小。

五、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42页第1题。

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说为什么。

2.数角:下图中有几个角?

 

 

 

 

 

 


 

3.猜一猜:三个不同颜色的角哪个大呢?你有什么好办法验证一下。(课件出示三个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角)

六、全课总结

关于角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http://s9/mw690/004eiyQBgy6PyIPObkQ58&690

http://s1/mw690/004eiyQBgy6PyIQhJ4s00&690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2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出示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2
、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
、生观察发现角。
    B
、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3
、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判断;下图中有几个角。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

4、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板书设计

一个顶点

两条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