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程国胜原创)

(2018-01-09 10:52:0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

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2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学情分析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环境有关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程序设计

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七、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欲望

5分钟)

1、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毛茛和果蝇的图片,设疑:1、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为什么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这种变异能遗传吗?2、果蝇的白眼性状能遗传给后代吗?

 

2、导出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并指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并进行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解读。

1、学生回顾生物体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思考相关问题。

 

 

 

 

 

2、通过学习,知晓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以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3、明确本节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步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明确学习的相关内容和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1:基因突变(10分钟)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并引导学生思考:碱基对的替换是否一定会引起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3、复习豌豆的皱粒以及囊性纤维病的产生原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4、拓展:人类ABO血型,让学生了解复等位基因。

 

 

5、对基因突变的意义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 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并思考相关问题,回顾密码子的简并性。

 

 

 

3、小组讨论,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通过人类ABO血型的学习,掌握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5、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实例。

 

 

 

 

 

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2:基因重组(10分钟)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重组的类型、特点、实例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机理。

 

3、分析基因重组的意义。

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3、知晓基因重组的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10分钟)

 

1、多媒体展现合作探究内容,倡导学生合作式学习、交流。

 

2、对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1、合作交流,确定难点。

 

 

2、尝试构建表格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之间的区别。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完成课标中的能力要求。

 

随堂练习,当堂反馈

5分钟)

多媒体展示相关习题,由简单到复杂。

读题,思考与讨论,并进行解答。

1、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5分钟)

1、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对本节课的小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并评出最佳小组。

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掌握相关知识。

 

 

科学评价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八、板书设计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1、实例:

           2、概念: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3、原因:外因、内因

           4、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5、意义:变异的根本来源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自由组合、交叉互换

           3、意义:变异的丰富来源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九、布置作业

   固学案P31-32相关习题

 

十、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