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2020-12-25 15:01:58)
标签:

文化

收藏

分类: 古建筑模型

接上回。

接下来是制作安装檐椽、小连檐、翼角檐椽,望板、飞椽、翼角飞椽、大连檐。这些在马炳坚老师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里有详细的制作安装过程介绍。

从纵向看::正身椽子由“正身檐椽”和“正身飞椽”组成;也叫檐椽,飞椽。翼角椽子由“翼角檐椽”和“翼角飞椽”组成;翼角檐椽也叫“翼角椽”,翼角飞椽也叫“翘飞椽”。

从横向看:“檐椽”由“正身檐椽”和“翼角檐椽”组成,是在下层的椽子。檐椽上面 小连檐和横望板。“飞椽”由“正身飞椽”和“翼角飞椽”组成,是位于檐椽上层并向外飞出的椽子;“正身飞椽”和“翼角飞椽”的椽尾压在小连檐和檐椽的望板之上。

正身椽子的最外端(即正身飞椽的椽头)到檐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叫“上檐出”,简称“上出”。正身檐椽的椽头到檐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叫“檐椽平出”,“檐椽平出”的距离是“上檐出”的三分之二。正身飞椽的椽头到正身檐椽椽头的水平距离叫“飞椽平出”,“飞椽平出”的距离是“上檐出”的三分之一。

 

根据亭子的设计,亭子的 “上檐出”是27毫米。正身檐椽的“檐椽平出”是18毫米,是正身檐椽的椽头到檐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是整个“上檐出”的三分之二。正身飞椽的“飞椽平出”是9毫米,是正身椽头到正身檐椽椽头的水平距离,是“上檐出”的三分之一。

 

首先制作和研配安装的是正身檐椽。正身檐椽的截面是2.8*2.8毫米、长51毫米四面屋面每面10根。正身檐椽之间的空档距离是2.8毫米,即正身檐椽之间的中心距是5.6毫米。正身檐椽的长度确定可以在图纸上测量得到,但由于制作中会有误差,在金檩制作研配安装完成之后,再在模型上实际测量一下,做最后的确认。测量方法是:将正身檐椽垂直搭在檐檩和金檩上,首先确保正身檐椽的椽头距檐檩的中心的水平距离是18毫米,椽尾的上面要做成水平的面,便于和脑椽搭交,这个水平面要与金檩的最高端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样就可以确定檐椽的长度和形状。

在亭子的实际大木施工中,檐椽是用钉子直接钉在金檩和檐檩上的。由于模型的椽径太小,为了制作方便,我采用的是粘接的方法。首先将四个屋面的正身檐椽分别制作成一个组件,我叫它正身檐椽板,需要制作4个。为了制作这个正身檐椽板的方便,整齐规矩,间距一致,我用铝片制作了两个简单的间距模板。

间距模板如下图所示。模板的齿宽和间距都是2.8毫米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这是制作正身檐椽的材料,其截面尺寸是:2.8毫米*2.8毫米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下图是用间距模板和直角角尺辅助制作正身檐椽板组件。下端是檐椽椽头,下端上面是正身部分的小连檐,后面的是两个望板条,它们之间的望板以后再补齐。小连檐长50.4毫米,厚1毫米,宽3毫米。小连檐外端面距椽头的距离是1毫米,这1毫米叫雀台。望板厚1毫米。由于零件太小,加之本人无能,就没有考虑用榫卯连接,而是直接将正身檐椽和小连檐、望板条之间用间距模板和角尺固定好后,直接用胶水粘接。正身檐椽共10根,最中间的位置是2.8毫米宽的空档,其两侧各5根檐椽,檐椽之间的空档距离是2.8毫米 即相邻檐椽之间的中心距离是5.6毫米,所以正身檐椽板的宽度是53.2毫米。小连檐的两端在檐椽上留出1.4毫米是为了安装粘接翼角小连檐。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古建筑的施工做法有很多规定。比如说:空档坐中。尤其是清式建筑,一般要求在明间檐檩和金檩上安装椽子时,中间位置一定是椽档。屋面的瓦作,明间的中间位置一定是底瓦。清式大式带斗拱建筑,明间平板枋上中间的位置一般是栱档,明间中间位置一般是不坐斗拱的。所以清式古建筑明间的斗拱攒数一般为偶数。而次间往往减去一攒斗拱,以显示明间的主位。至于为什么有这些要求规定,我也不知道,只是看到很多介绍古建筑的书上都是这样介绍的,在北京看到的古建筑绝大多数也是这样的,想必古人自有古人的道理。

还有就是古建筑的山面压檐面。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建筑中,在建筑的转角处,其山面的桁檩或枋与檐面的桁檩或枋的连接是十字搭交的,要制作十字搭交榫,并且要求山面压檐面。山面压檐面是指对十字搭交榫的制作要求是:山面桁檩或枋的榫在上,檐面桁檩或枋的榫在下;即山面的檩或枋要在上面留榫,在其下方刻卯口;檐面的檩或枋要在上面刻卯口,在其下方留榫。用如此方式进行搭交。

 

闲话少叙,继续制作。

这是制作好的正身部分的正身檐椽板组件,共制作了4个。在檐椽板的里端,对檐椽上面做了修整,使其安装好之后是水平的面,便于以后脑椽的搭接安装。制作的时候,檐椽的长度最好稍长出2-3毫米,在安装研配定位后,再将多出的部分修整到合适的和形状,即檐椽板尾部上面是与金檩上端一样高的水平面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正身檐椽板在粘接的时候,最好用粘一些的胶,比如油性胶,不易流淌,用胶量要控制得当,用胶量不要太多。粘接完成定型后,要将椽板底面部分流淌多余的胶仔细清理干净,如望板的下面,椽子侧面等位置。清理好之后,要用600#或高标号的砂纸轻轻打磨一遍。

 

正身檐椽的安装是将檐椽板的底面紧靠在檐檩和金檩上,即檐椽的底面是与檐檩和金檩相切的。而安装在檐檩上的抹角梁的头部虽然按照檐椽安装的角度制作成斜面,但其斜面贴近望板,仍然要高于檐椽的底面,妨碍檐椽安装,而檐椽是不能修整的。所以需要对抹角梁的梁头上通过檐椽的位置进行相应的加工修整,即在抹角梁梁头上檐椽通过的位置刻制刚好通过正身檐椽的椽槽,使檐椽能顺利通过并安装到位。对于在抹角梁头刻制的椽槽的位置和椽槽宽与深,都是根据已经制作完成的檐椽板为依据修整的。需要在抹角梁头上画线,刻制,椽槽需要耐心划线刻制,以檐椽刚好通过椽槽,并正好靠在檐檩和金檩上为好。

 修整后的抹角梁梁头如下图所示。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同样,金檩的端头也妨碍正身檐椽板的安装,还需要修整金檩的端头。修整后使其内侧能正好安装正身檐椽板,外侧能正好安装末端的翼角檐椽。金檩内侧的修整,以正身檐椽板为依据刻制,修整后要保证对两侧金檩端头刻制要对称,这样就能使正身檐椽板在金檩上居中;另外,金檩端头内侧的修整要使正身檐椽板底面正好与金檩相切。金檩端头外侧的修整角度与内侧相同,是以安装后面的末端翼角檐椽的底面为标准,使修整后尽量贴近末端翼角檐椽的底面即可。

修整后的金檩端头如下图所示。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对抹角梁和金檩通过椽槽位置的修整,是在抹角梁和金檩都初步研配完成后,并且正身檐椽板也制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的。正身部分椽槽的刻制,以正身檐椽板为参照修整,并且正身檐椽板一定要坐中。

对抹角梁头和金檩端头的椽槽修整,需要极大的耐心。要准确划线,精心操作,不要刻大了。刻制过程中需要反复用已经制作好的椽板对刻制的椽槽进行试安装,再将试安装过程中发现的没有刻制到位的部分小心刻掉。这一部分的刻制需要极大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该刻掉的一定要刻到位,不该刻掉的一定别刻坏了。

还有,檐檩的端头对翼角檐椽的安装也有影响,所以檐檩的端头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整。檐檩端头修整之后,使其修整后的面与翼角檐椽的下面贴近即可。

修整后的金檩端头,抹角梁端头和檐檩端头如下图所示。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对抹角梁端头,金檩端头和檐檩端头的修整,在古建筑书上是没有介绍和提示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存在这些问题的,需要想办法解决好的,其前提就是不能修整椽子,并且在修整之后可以使椽子刚好顺利通过。我在北京的很多公园里看到的古建亭子结构上,为了安装椽子,抹角梁梁头、趴梁梁头、金檩端头、檐檩端头等,很多位置都是经过修整的,就是为了使椽子顺利通过并安装到位。而书中的图,抹角梁、趴梁、金檩、檐檩的都是完整的,只有在实际制作中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还有,枕头木的安装也要提前考虑周到。枕头木厚2.5毫米,是上面是曲面的三角形。枕头木坐在檐檩上,一端紧靠在老角梁侧面,另一端压在末端翼角檐椽下面,给翼角檐椽提供一个支撑。上面是一个斜的曲面,用于支撑翼角檐椽。枕头木由于形状和安装位置的特殊,其刻制和研配安装都很需要耐心。为了准确定位枕头木,我在老角梁侧面、檐檩中心线上方刻制了安装枕头木的卯口,卯口宽同枕头木宽,卯口高1.5毫米,与檐檩同方向,如上图所示。同时在檐檩上面安装枕头木的位置刻制了金盘,金盘宽2.5毫米。枕头木的制作研配安装最好在翼角檐椽制作研配安装完成之后再进行。

 

为了能准确顺利的安装椽子、望板、以及以后的屋面零件制作研配安装都能顺利进行,我把正身檐椽板研配完成之后,就把角梁和金檩在模型上固定住,用胶水粘接在一起,使角梁和金檩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粘接的顺序是:先将四根金檩装配好固定好,在其榫的缝隙滴胶粘接;然后将老角梁在模型上安装好固定好,再将已经粘接好的金檩安装到位,然后在老角梁的上面施胶,将仔角梁扣在老角梁上并压紧安装到位,使老角梁和仔角梁粘接在一起,仔角梁压紧在老角梁上并同时扣紧金檩;如此安装到位后,再次检查,没有问题后,将角梁和金檩在模型上固定好,然后在金檩和角梁交接处的缝隙滴胶粘接,使老角梁、仔角梁和金檩粘接成为一个整体。注意粘接时滴胶量要适当,不能流淌,还要粘接结实,不能变形。这个粘接操作非常重要,须认真操作,并且在粘接之后,直至到飞椽,望板等都粘接完成之前,尽量不要将这部分取下,以防止变形损坏。它关系到后面屋面的零件制作安装粘接能否顺利和正确,屋面的形状能否正确。

根据设计,正身檐椽的“檐椽平出”是18毫米。为了能安装准确,我制作了一个安装简易胎具,如下图所示。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如图:从胎具下面板的底面到上面小板的下面的距离是14毫米,将胎具的底面垂直靠在檐檩外侧,则从檐檩中心线到胎具小板内侧的水平距离正好是18 毫米,因为檐檩的半径是4毫米。这样正身檐椽端头的定位就很容易了。即将胎具固定好,再将正身檐椽板组件紧靠在金檩和檐檩上,向下移动椽板组件,使檐椽头刚好抵住胎具上小板的内侧即可。这样就保证了檐椽椽头到檐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是18毫米,并且正身檐椽板是居中的。然后将正身檐椽板固定,并将正身檐椽板与金檩的搭接处用胶水粘接固定。注意:正身檐椽板与金檩的粘接要结实,胶水的用量要合适,不要太多,不要流淌,最好使用油性胶水。正身椽板和檐檩之间不粘接。

如此的操作,就将角梁、金檩、正身檐椽板粘接成一个整体。并且以后的翼角小连檐、翼角檐椽、檐椽望板,枕头木,正身飞椽、正身大连檐、翼角大连檐、翼角飞椽,以及屋面的零件制作研配安装后都用粘接的方法安装,最终使屋面和金檩、椽子等成为一个整体,并且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拆下。

使用胎具辅助安装正身椽板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安装翼角檐椽需要首先安装翼角小连檐。翼角小连檐的形状是一个1毫米厚,2.5毫米宽的弯曲窄条。

开始制作翼角小连檐时,也想用马炳坚老师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里介绍的大木安装的操作方法,先制作一个直的薄木条,然后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用缥绳来缥翼角小连檐,但是总也弄不好,控制很难,甚至控制不了,弄坏了多次,所以就放弃了。后改用先制作翼角小连檐样板,再依据样板制作翼角小连檐的办法。样板是用厚1毫米、宽2.5毫米、长60毫米的铝条,在模型上实际放样制作的。翼角小连檐是弧形的薄木条,在靠近正身小连檐的位置要求平滑过渡,也就是相切的,在靠近角梁的位置插入在仔角梁下端刻制的小连檐口子里。

这是经过实际放样制作的翼角小连檐的样板。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翼角小连檐的制作是根据样板下料制作的。翼角小连檐长55毫米、宽2.5毫米、厚1毫米,共8根。

这是翼角小连檐在制作中。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这是制作完成的小连檐。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这是翼角小连檐研配后安装到位并粘接完成的图片。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制作清式单围柱单檐四柱四角方亭(抹角梁式)模型--5

翼角小连檐在与正身小连檐的连接处要平缓圆滑过渡,其另一端插入在仔角梁侧面刻的翼角小连檐位置的口子。

这次就介绍到这里,下回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