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下槛的时候,我还没有制作垂花门的底座;一直到制作完走马板、短抱框、上槛,并安装了之后,才想起要做个底座,以便将已经制作好的部分安装到位,使以后的制作安装能按部就班的进行。
在制作底座之前,为了使下槛和抱鼓石组装后尺寸不变,就在下槛的两端制作了燕尾榫,在抱鼓石相应的位置上刻了燕尾槽,下槛和抱鼓石组装后就相对固定了。而在实际当中不是这样的。实际安装中,我觉得可能是先铺设地面,再定位、安装和固定抱鼓石(抱鼓石内侧在下槛和抱框的位置刻有直槽,下端没有燕尾槽。我在北京看过一些抱鼓石实物,并拍摄了照片,都是刻的直榫槽),再在两个抱鼓石之间的下槛位置的刻槽之间安装下槛(下槛两端没有燕尾榫),同时在下槛门框位置的下方安装门枕石,然后将下槛向下打靠,下槛就安装固定了,门枕石也安装定位了;之后再在下槛上立门柱,装抱框、门框、中槛等其它零件。
另外,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对门的宽度是有限制的,即在门打开的时候,当门开到90°时,其门边与罩面枋的内侧要有一些间隙,如果门制作的尺寸过宽,就会由于罩面枋的阻挡而不能顺畅打开;这样,门就要重新改得窄一些,走马板和腰枋也要重新制作等,会带来一系列的修改问题。我在画图和制作时由于考虑不周,门的宽度过宽,在连笼枋、花板、罩面枋、麻叶抱头梁、随梁、穿插枋等安装好,将门打开时,门被罩面枋挡住了,不能正常打开,方才发现门做的宽了。原因是没有考虑周到和仔细计算,也没有画这部分的俯视图,自己觉得门宽一点好看,就仅凭自己的想象决定了门的宽度,结果门做的宽了;最后导致下槛、中槛、联楹、余塞板、腰枋都重新找材料制作,原来的改都没法改,全部作废了;只有门是利用原来的材料,将上下抹头、横橧、面板改窄了,重新组装完成的。所以,在制作时,门的宽度要仔细计算,并画俯视图辅助验证后,再决定门的宽度,决定门框的位置,并推算出腰枋和余塞板的尺寸。
接上次的制作安装。
这是荷叶墩、随檩枋、角背、燕尾枋。 http://s9/mw690/004dZy3zzy6SfObVr4cd8&690
荷叶墩宽:7mm,高:4mm,厚:4mm;中间的2个荷叶墩下端出短榫,插入连笼枋,上端出长榫,穿过随檩枋,再出3mm,用于做檐檩的栽销;两侧的2个荷叶墩上下端出短榫,分别插入随檩枋和连笼枋;两端的荷叶墩做成多半个,紧靠垂莲柱。随檩枋高:4mm,厚:4mm,长:128mm,两端各留2mm做成燕尾榫,装入麻叶抱头梁内侧檩窝下刻的燕尾槽。角背,长:52mm,高:13mm,厚:4mm;中间做成马蜂腰,插入门柱的通口;角背坐在麻叶抱头梁之上,并由载销定位。燕尾枋,长:23mm,高8mm,厚:3mm;一端留2mm,做成燕尾榫,插入麻叶抱头梁和门柱外侧檩窝下面刻的燕尾槽内。
这是荷叶墩、随檩枋、角背、燕尾枋安装好的样子。
http://s8/mw690/004dZy3zzy6SfOmJvmL77&690
http://s15/mw690/004dZy3zzy6SfOn9yfIfe&690
http://s14/mw690/004dZy3zzy6SfOmc1ZP7d&690
http://s14/mw690/004dZy3zzy6SfOmc1ZP7d&690
这是前檐檩、后檐檩、脊檩、上槛上端用于固定脊檩的栽销。 http://s1/mw690/004dZy3zzy6SfOv5i9id0&690
前檐檩、后檐檩、脊檩的长度一样,都是长:192.5mm,其两端再各出2mm,用于装入博风板的檩窝;3根檩子的实长都是:196.5mm;檩子的直径:9mm。
檩子的长度计算是根据檩子上面的椽子的数量、椽径的尺寸、椽档的尺寸决定的。另外麻叶抱头梁中线到博风板内侧之间,一般要有四椽四档(实际是四椽三个半档)。这个垂花门的椽径为:3.5mm*3.5mm,相邻两个椽子的椽档3.5mm,即相邻两个椽子的中心距为:7mm;椽子数量一般是偶数,即椽子在垂花门中间的位置要求空档坐中(即椽档坐中),然后按设计尺寸向两侧铺设椽子,到麻叶抱头梁的中线也要求是椽档,再向两侧各铺设3个半椽档、4个椽子;最外侧的椽子与博风板相靠;两侧最外边的椽子的外侧之间的距离就是檩子的长度,再加上檩子两端插入博风板的榫长,就是檩子的总长。这个垂花门前后檐各有28根椽子和27个椽档,所以总长为:28*3.5+27*3.5+2*2=196.5mm。这一部分,在马炳坚老师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和《北京四合院建筑》的书中有详细的说明和图示,还有古建筑木构件尺寸权衡表,可以根据这些来计算木构件的尺寸。
前檐檩、后檐檩、脊檩的下端要刻金盘,金盘与随檩枋的上面、上槛的上面相接触,增加稳定性。檩子在门柱顶端和抱头梁的位置要刻鼻子;前后檐檩下面的金盘上刻2个榫眼,用于安装从随檩枋穿出的榫;脊檩的下面刻2个榫眼,用于脊檩和上槛之间的定位榫;脊檩上端也要刻榫,用于安装固定清水脊。在麻叶抱头梁上和门柱顶端檩子的位置,已经刻了檩窝和鼻子便于檩子安装固定。我将脊檩下端做成圆的,上端是方的,并根据计算出的椽子数量和椽径;在脊檩上端刻了安装椽子的刻口,便于安装固定椽子的上端。实际安装中檩子就是圆的,椽子在檩子上定位后就直接用钉子钉在檩子上。
为了准确安装椽子,在前檐檩和后檐檩上椽子的中心位置,钻了直径1mm的定位孔,便于椽子准确安装。
前檐檩、后檐檩、脊檩、固定脊檩的栽销安装到位。
http://s10/mw690/004dZy3zzy6SfPMYhjr79&690
http://s2/mw690/004dZy3zzy6SfPMfyCtc1&690
http://s15/mw690/004dZy3zzy6SfPMtdgyae&690
http://s5/mw690/004dZy3zzy6SfPN9Mxu04&690
http://s6/mw690/004dZy3zzy6SfPNyCMZd5&690
这是椽子和定位销。
http://s1/mw690/004dZy3zzy6SfQ2fPUY80&690
前后檐的椽子各28根。椽长:64mm,椽径3.5mm*3.5mm;在距椽头20mm的中线位置钻1mm的孔,用于安装固定椽子的载销。
椽子安装到位。 http://s12/mw690/004dZy3zzy6SfQmtW6T4b&690
http://s6/mw690/004dZy3zzy6SfQmZDVz45&690
http://s15/mw690/004dZy3zzy6SfQm9lDM4e&690
http://s3/mw690/004dZy3zzy6SfQmFAD862&690
椽子的坡度是按五举设定的。即从脊檩中心水平线到檐檩中心水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脊檩中心垂线到前檐檩(或后檐檩)中心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等于0.5。
这是小连檐和望板。小连檐和望板的长度都是192.5mm。
http://s11/mw690/004dZy3zzy6SfQOhAVA5a&690
为了将檐椽以及小连檐安装准确,在固定了椽子之后,就制作了小连檐和望板,然后用胶粘的方法将檐椽、小连檐、望板做成一体,前檐和后檐分别做成2块,便于制作和安装。小连檐粘在檐椽的头部上端;在小连檐内侧开始铺设望板,直铺到清水脊。
檐椽、小连檐、望板组装在一起是这样的。 http://s14/mw690/004dZy3zzy6SfQXsAB79d&690
安装到位是这样。
http://s13/mw690/004dZy3zzy6SfRauy60cc&690
这是飞椽和大连檐。飞椽也是前后檐各28根,位置在檐椽的上面的望板之上。大连檐前后各一根。
http://s3/mw690/004dZy3zzy6SfRpbWj8e2&690
飞椽,长:25mm,椽径:3.5mm*3.5mm;椽头,长:10mm;椽尾:15mm,椽尾做成直角梯形。大连檐,长:192.5mm,高:4mm,宽:4mm。
飞椽粘在望板上面,斜面向下,与望板粘在一起,位置与檐椽的垂直位置一致,飞椽头向外探出。大连檐粘在飞椽的椽头上端处。
http://s9/mw690/004dZy3zzy6SfRRYkhq18&690
飞椽和大连檐安装到位。
http://s2/mw690/004dZy3zzy6SfRQCXPXb1&690
http://s5/mw690/004dZy3zzy6SfRRkgao94&690
http://s14/mw690/004dZy3zzy6SfRSrEn3dd&690
这是闸挡板,尺寸是3.5mm*3.5mm,粘接在小连檐上边的飞椽椽档位置,实际的作用是堵死椽档,防止鸟雀类钻入做窝,损坏木构件。飞椽的上面也要铺设望板,望板从大连檐内侧铺设到飞椽尾,至少要铺设到闸挡板;这个垂花门飞椽上的望板,是从大连檐内侧铺设到闸挡板,采用的是粘接的方法。
http://s3/mw690/004dZy3zzy6SfS6Quki22&690
这次就制作安装到这里,下次接着进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