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4-03-26 14:23:03)
标签:
晶间腐蚀预防措施不锈钢不锈钢防锈不锈钢管 |
本文由佛山不锈钢管厂整理分享。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一般认为是晶界上存在夹杂物或析出某些化合物,致使晶粒边界的基体金属电极电位降低。当表面存在电介质时,腐蚀便由晶暹罗产生而逐渐向内部发展。某种材料是否发生晶间腐蚀,取决于材料、介质体系的特征。在这种体系中,材料的晶界区域比晶粒本体的溶解速度大,所以发生晶间腐蚀。
要预防晶间腐蚀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降低含碳量,使钢种含碳量降低到固溶度以下,使碳化物无法沉淀。或者比溶解度稍高,只有微量的碳化物在晶界沉淀。不足以引起晶间腐蚀破坏的危险。
(2).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和NB等稳定化元素,或晶界吸附元素B。这类元素和碳有很大的亲和力,形成不溶解的碳化物C和NI及NB化全,以TIC和NBC形式析出,形成不溶解的碳化物,从而有效地防止化合物的析出的贫铬现象。
(3)。采用适当的热处理方法。避免晶界沉淀相的析出。或改变晶界沉淀相的类型。采用固溶处理使沉淀出来的碳化物重新溶解,可消除敏化后的晶间腐蚀趋向。延长敏化处理,使铬有足够长的时间扩散至晶界区,消除铬的局部贫乏现象。
前一篇:什么是晶间腐蚀?
后一篇:什么是电偶腐蚀及其预防措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