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邾永辉
邾永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49
  • 关注人气:2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力》(沪科版)教学设计

(2015-01-12 16:23:52)
标签:

沪科版物理

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设计

《力》(沪科版)教学设计

                        邾永辉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体验,学会用科学归纳的方法,总结得出力的初步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探究感悟力的作用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喜爱物理、乐于实验、勇于探索身边物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建立力的概念的过程。

2)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归纳

教学器具

    多媒体课件、哑铃磁铁、毛皮、橡胶棒、纸屑、小车、钢珠、气球、弹簧拉力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欣赏火箭发射视频,并思考火箭为什么能够升空?

2、请一学生表演举哑铃,并谈谈自己的肌肉有什么样的感觉?

讲述:最初人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到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呢?

二、新课教学:

1、力的概念

思考:观察和研究课本图61中的几幅图(电子白板展示),想想这几幅图中在发生力的作用现象时各有什么特点和共同点呢?

讲述:要使物体发生某些变化,必须对物体施加某种作用,比如推、拉、提、压等。

说明: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1)定义:力(F)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讨论:发生力的作用时必须有几个物体?两个物体一定要接触才能产生力吗?你能否举出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小结:发生力的作用时必须有两个物体以上;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的力、太阳对地球的引力等都不需要接触就可以产生力。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讲述: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讨论:能否说出课本图61中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吗?

注意: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2、力的相互作用

体验:用双手拉弹簧拉力器时,有什么感觉?用手背敲课桌,你又有什么感觉?

分析:双手拉弹簧拉力器时,手臂感觉到酸痛:手本来是施力物体,弹簧拉力器是受力物体,现在手感到酸痛,说明弹簧拉力器给手也施加了一个力,此时弹簧拉力器又是施力物体,手变成了受力物体。同样,手背敲课桌时,手感觉到疼痛:手本来是施力物体,课桌是受力物体,现在手感到疼痛,说明课桌给了手施加了一个力,此时课桌又是施力物体,手变成了受力物体。

说明: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1)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实例:游泳、划船、火箭升空等。

3、力的作用效果

1)做一做:用手挤压气球、用手拉弹簧,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讨论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做一做:用磁铁靠近做直线运动的钢珠时,观察到什么现象?

讨论:课本图64中,运动员用力踢球、顶球、抓住球时,足球的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物体的这种变化,你认为是什么呢?

说明:运动状态指的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

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课堂讨论:火箭为什么能够升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道理。)

课堂小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内容,完成导学练习。

2、课本作业第12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