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学反思
(2014-09-25 08:16:56)
标签:
物理反思建议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邾永辉
本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让学生第一次亲身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以下两个问题的探究,一个是同学们在100m跑的过程中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另一个是探究小车(或木块)沿斜面下滑时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从而在课堂上真正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1、由于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较完整科学探究方案的设计,因而在探究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好学生,并通过导学案与学生共同拟定好的探究方案,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这也是关系到本探究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
2、沪科版物理课本安排的是“进行100m赛跑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这一探究活动。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能进一步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区别,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3、针对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所收集的数据,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依据实验数据做出相应的合理解释,从而验证自己当初的想法和猜想。
4、针对平均速度这一难理解的概念,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据得到的各段和全路程的平均速度加以比较,着重突出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
5、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补充“小车(或木块)沿斜面下滑时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这一探究活动。其好处是:有的实验数据发现,物体的速度变化可能受摩擦力的影响,这也为今后学习摩擦力埋下伏笔,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想法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