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沪科版)教学设计

标签:
沪科版物理教学设计教育速度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知道仅有路程或时间是不能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知道速度公式的导出过程。
3、理解速度的单位,会写、会读、会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经验找到定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进而设计实验对物体运动快慢进行定量比较,建立速度的概念。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速度的概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的换算,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用具: 皮卷尺(刻度尺)、秒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启发、讲解、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校运动会田径比赛录像,问:大家看哪个运动员跑得快呢?(学生讨论)
引入:要知道哪个运动员跑得快,我们必须要进行比较,那么,如何比较运动员的运动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可让两学生分角色来作判断。
(1)假如你是观众,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看谁跑在最前面。
(2)假如你是裁判,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看谁先到达终点。
教师总结:上面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都是正确的,只是比较的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第二种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 。
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2) 相同路程比时间
讲解:在这两种方法中,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观众的方法,即用“相同时间比路程”。同时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这就是速度。
2、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即:速度=路程/时间,如果用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上面的公式可写成:
(2)计算公式:v=s/t
(3)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说明: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的单位复合而成的。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单位用秒,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这是速度的主单位,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在交通中常用“千米/时”作为速度的单位,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
算算比一比:1 m/s的速度与1 km/h的速度比较,哪个大?
http://s12/mw690/004dNW9lgy6M9OxsD6r5b&690因为3.6 km/h>1 km/h,所以1 m/s>1 km/h
提问:如果各个速度的单位不同时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讲解:换算为同样的单位后,在进行比较。
(4)课堂巩固练习(写出换算过程)
54km/h=
720km/h=
(5)例题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以24.79s的成绩,夺得50m自由泳金牌,并打破了她本人所保持的世界纪录。她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通过例题,我们要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及要求)
已知:s=50m,t=24.79s。
求:v=?
解:根据题意,可知
v=s/t=50m/24.79s=2.02m/s
答:她游泳的平均速度约是2.02m/s。
注意解物理计算题的四项:已知、求、解、答。
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1:阅读课本图2-26,计算小汽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比较速度大小,可得出什么结论呢?
通过计算结果总结:小车在每段路程的速度都是不变的。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强调: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自然界中严格地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理是不常见的。
探究2:阅读课本图2-27,探究天鹅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总结:天鹅在空中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快,在作变速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
说明:平常,我们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
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时,在各段程中,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变速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课本P28作业第3、4、5题。
【板书设计】
§2-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 相同路程比时间。
二、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计算公式:v=s/t
3、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三、例题
四、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