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和倍问题教学反思
(2017-10-14 17:17:10)分类: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材料 |
分数除法--和倍问题教学反思
龙华中心小学
纵观整堂课的教与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主体地位十分明显。整堂课都是学生围绕教师给的问题在思考、探讨和解决,教师只是一个学生的一个领路人,指引到某一处后,都是学生自己在解决。这完全体现了新时代教学的新观念,以学为主,以教为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引。
2、注重旧知复习。这是一堂非常实用的解决问题的课,对于很多学生来讲,解决问题是最难的一种题型,不仅需要数学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考验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想轻松顺利的将这堂课上下来,最好是从旧知识入手。从整数和倍应用题的解决中,让学生回忆起整数和倍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窍门,然后再迁移到分数和倍问题上来,自然要轻松很多。
3、注重题目的分析。应用题重在分析题意,意思理解了,解题就简单了。这节课上,首先是题目语句的理解,找单位1,理解和的关系,理解倍的关系,然后又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根据线段图找到并写出等量关系,最后才列方程解答。
5、教师提示清楚明白。不管是在自学环节还是在探究环节,教师都是给了学生非常明确的问题提示。以问题为线索和方向,学生展开自学和探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对新知已有了认识和理解。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例如:
1、对于两种关系的理解不够充分。教师虽然提到并强调了两个关系,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探究时,教师并没有专门给出这两个关系的探讨问题。导致学生对两个关系还不十分清楚。
2、方法不够多样。也是因为时间有限,四十分钟确实容纳不了太多的问题。在这节课上,只涉及了列方程解答的方法,没有涉及算术方法,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后增加对算术方法的教学。
3、组长表现太多太好,后进生表现不足。多数小组在派代表汇报发言时,通常是组长自己包办,没有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这也导致部分后进生发言不积极,上课不认真。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应多关注后进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