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小学“数学广角”的教学策略
(2017-06-16 17:24:07)| 分类: 讲座 |
小学“数学广角”的教学策略
仙游县龙华中心小学
一、教材透视
1.“数学广角”出现的意义
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2.“数学广角”内容的安排
|
学段 |
册数 |
生活事例 |
内容 |
数学思想方法 |
|
第一学段 |
一年级上册 |
学习用品分类 |
分类 |
比较和分类思想方法 |
|
一年级下册 |
联欢会装饰 |
找规律 |
符号化思想方法 |
|
|
二年级上册 |
组成两位数 |
简单的排列组合逻辑推理 |
排列组合思想方法 逻辑推理思想方法 |
|
|
二年级下册 |
拿什么书 |
逻辑推理(1) |
排列、推理思想方法 |
|
|
三年级上册 |
跳绳、踢毽比赛 |
重叠问题 |
集合的思想方法
|
|
|
三年级下册 |
数字排列 |
排列组合 等量代换 |
等量代换思想 排列组合思想方法 |
|
|
第二学段 |
四年级上册 |
沏茶,烙饼 |
烙饼问题 田忌赛马 |
运筹思想、对策方法、优化思想 |
|
四年级下册 |
古题:鸡兔同笼 |
鸡兔同笼问题 |
假设法思想方法 |
|
|
五年级上册 |
校园里植树 |
植树问题 |
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化归的思想方法 |
|
|
五年级下册 |
钙片找次品 |
找次品 |
优化思想方法 |
|
|
六年级上册 |
数列 |
数与形 |
数形结合的思想 |
|
|
六年级下册 |
放铅笔 |
抽屉原理 |
抽屉原理 |
3.“数学广角”学习的素材
“数学广角”力求通过解决学生容易接受的且熟悉的生活问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素材和空间。如在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中渗透集合思想;在买水果中渗透等量代换思想;在烙饼中渗透优化思想;在数与形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些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使原来比较抽象、深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不仅例题是这样编排,它们的课后习题也是如此。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数学广角”成为各类教研活动的“常客”,成为一些公开课和赛课的“宠儿”!但在众多精彩的课堂中也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现象一:一味追求教学深度,忽视渗透起点。
我们都知道“数学广角”里的诸如排列组合等许多内容原先都只出现在奥数教材中,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把“数学广角”上成奥数培训课,特别是有些公开课时,上课老师不断挖教学深度,而把教学目标定位过高。
现象二:只有直观没有抽象,忽视渗透过程。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有些教师整一节课只让学生停留在直观的实验操作,而忽视了从直观上升到抽象的过程,从而也就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出现了目标定位偏低。
现象三:从直观到抽象提升过于直接,忽视感悟与理解。
三.有效策略
策略一:(起)创设情境
所谓“起”,就是新课导入。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数学广角来说,最适合方式是情境导入。这与它的内容特点有关:就像前面分析的数学广角的学习素材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这么多生动有趣的事例就是最好的情境创设的素材。好的问题情境能牢牢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策略二:(承)主动参与,多种体验,逐惭感悟。
所谓“承”。就是承接上面的情境导入,创设更多不同的情境,解决相似的问题。“数学广角”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直观的问题解决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在不同的数学问题情境中体验同一种解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承”的核心内容是:主动参与,多种体验、逐惭感悟。
策略三:(转)适时点拨,
所谓“转”,就是课堂转折,指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现归纳规律,领悟思想方法。所以转的核心内容:适时点拨
策略四:(合)结合练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而“数学广角”作为人教版教材奉献给大家的一道“美味佳肴”,又给了我们新的途径、新的起点。如果我们能做好每节课中的“启承转合”,那么就能真正发挥“数学广角”的功效,这样的课堂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也是我们教师孜孜追求的课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