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巢原理》教学设计
(2017-06-16 16:55:55)分类: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材料 |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8,6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鸽巢原理”的一般形式。
2、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体会比较、推理的学习方法,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4、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原理”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的一般规律。
教学准备:
相应数量的笔筒、铅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用一副牌展示“鸽巢原理”。
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今天老师客串一下魔术表演,想见识见识吗?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去掉两张王牌,剩52张,现在用它变一个魔术。这个魔术的名字叫“猜花色”。请5位同学上台每人随意抽一张牌。我猜,每位同学的手中至少有两张花色是相同的。你们相信?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请翻牌看看,老师猜得准么?
师:猜对了,给点掌声吧。老师为什么猜的那么准,想知道吗?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鸽巢原理(板书课题)
二、
动手实验、
1、探究3根笔筒放到2个笔筒里的问题。
讨论:现在用3根吸管放在2个杯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支铅笔?有几种放法?大家摆摆看,有什么发现?
摆完后学生汇报,教师作相应的课件演示(3,0)(2,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发现规律: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2根铅笔。
解释“总有”是什么意思?
2、教学例1
(1)师:依此推下去,把4支铅笔放在3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
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好记录,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上台操作汇报结果,教师作相应记录。(课件播放)
(4,0,0)
(3)指名几名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放”。
并列算式4÷3=1……1
3、练习
1)6根铅笔放在5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师:你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规律了?
小结:只要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如果铅笔数比笔筒数多2、多3、多4.......的呢?结论又会怎样?
4) 出示68页的“做一做”(课件出示)
师:如何遇到铅笔数比笔筒数多2倍,3倍,4倍.......,又会如何?
4,教学例2(出示课件)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如果8本书会怎么样?9本?
1)7÷3=2……1
2)8÷3=2……2
3)9÷3=3
总结:通过以上算式可知,把铅笔数和书本当作物体数,笔筒和抽屉
5、介绍鸽巢原理。(课件出示)
三、联系生活、运用原理
1.用所学知识解释课前魔术“猜花色”。
2,完成课本69页的“做一做”(课件出示)
3.在生活中找出鸽巢原理的例子
四,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发现规律得出鸽巢原理的解决方法。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