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圣母升天》,1605/06年,370×244厘米。

标签:
儿童父母教育艺术育儿 |
分类: 妈妈充电 |
卡拉瓦乔,《圣母升天》,1605/06年,370×244厘米。教会的不满,《诗琴演奏者》的“性感”或许令观者惊讶,但真正使卡拉瓦乔遭到非议的还是他的宗教画中毫不妥协的现实主义。《圣母升天》本来是应加尔默罗会修士们的委托绘制的,但最终因“粗俗”而遭到他们严厉的斥责。有谣传说圣母的模特是一位溺水身亡的妓女。这幅画当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人们会震惊于死者平凡而苍老的面容上袒露的残酷的生命终局。死者横贯的双腿与肮脏的赤脚也无浪漫可言,使我们心悸的是对于真实的死亡、真正的哀伤的体察。其中没有掩饰,也没有美化。如果马利亚是凡人,她确已死去。被吓坏的修士们摒弃这幅杰作,是他们自己信仰不够坚定而不是画家缺乏信仰。贫穷、年迈、饱经磨难的圣母本该具有完美的神学价值,使徒们撕心裂肺的悲伤也具有同样深刻的含义,这个女人是他们的主留与他们的唯一中介。抹大拉的马利亚弯着腰悲泣,男人们也各个不同地表达着悲痛。画家没有按照惯例把马利亚画成在一片辉煌中升天的神。我们面对的是一具凡人的尸体和凡人的失落。尸体上方一块巨大的红布在飘拂,无言地暗示身为圣子之母的神秘使命:血一样的红色象征深挚的爱、真实的牺牲和圣母向上飞升的灵魂。抹大拉的马利亚脚边放着一个铜盆,说明她一直在为圣母擦洗身体。这些逼真的、完全写实的细节不但未减弱这幅画的宗教色彩,反而使之更加浓重。这幅具有强大感染力的作品正是我们的文化创造的伟大的圣像之一。无论在创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卡拉瓦乔都不愿循规蹈矩,而是过着“先锋派”式的生活。此前的艺术家并非都是道德的楷模,但还没有人像他那样逾矩、动辄大发雷霆、大打出手,直至致人死命,遭人唾骂也是他咎由自取。然而,虽然他生活上狂放无羁,以致年纪尚轻便惨死在孤寂的海边,他的画作却没有丝毫狂放和粗野——他所揭示的真实就其本身而言也美不胜收。卡拉瓦乔的影响无论怎样估量也不过分。在艺术中,是他第一次全面正视人类的生存现实,人性的升华与堕落、它的荣耀与卑下的物欲,他都尽收眼底,并以爱化之为伟大的艺术。如果说伦勃朗对人性的揭示引起我们共鸣,那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卡拉瓦乔首先对生活的七色五味作出了回应。这不过得自于他真诚的眼睛。他对明暗关系的重视也产生了同样深远的影响。是他把明暗对照法引入欧洲绘画,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这种画法一直占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