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爸谈《老子》学习群的管理

(2018-04-01 10:46:41)
标签:

国学

情感

育儿

分类: 国学课堂
我谈点个人观点,
1、关于言与不言。
行不言之教,
是指父母,吃透了老子的精神,合道而行,
这时,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自然受化。
现在的现实是什么呢?
大多数父母,没有接受到正统的教育,
所以,最先需要学习的,往往是父母本身。
而父母,受旧的观念影响,必须有人言说,才能渐渐受益。

我们建立群,就是为了言的。
言的目的,是让父母对这个最先产生兴趣,

其实,我们的言,也不一定正确。
但是通过我们的言,引起了家长的兴趣,
希望学习《道德经》了,就算取得实效了。

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吗?

2、如何学习道德经。
经典的学习,我是用四个字:
读,解,用,得。
只有应用,才能有得。
积小得,渐而大,
渐变引起质变,
会在某一时刻,或者是某一特殊环境,一下子开悟,
但是开悟,也分小悟、大悟,大彻大悟等,诸多层次。

道德经,是老子在彻悟之后,留下来的经典。
我们读它时,解它时,
不客气地说,大多数是曲解。
但是,如果认为,我们的全是曲解,就不解了,这也不成。
如何看待这个呢?
这是学习经典的关键,也是一个秘窍。
易经中,有一个小过卦,是专门谈这个——学习的方法的。
允许小过。

圣人为小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
弟子规中也有明示:
事虽小,勿擅为。
为什么呢?
孩子在与父母一起生活之中,
通过每一件小事,与父母沟通,
学习体会父母是如何看待的,
如何处理的,
为什么和自己的想法、做法,不太一样?
这样,不断地修正,孩子就学会了大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可见,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在与父母共同生活,处理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之中,学习到的,建立起来的。

我最欣赏一句话:
听过,不如见过,
见过,不如做过,
做过,不如做错过。
如果我们真正地用心做事,结果却做错了~
那个痛彻啊!
对于进一步悟道,事实上相当有益。


所以,对于道德经的学习,我的建议是:
先读,
同时解之,
哪怕我们解的不太圆满,
也大胆做。
虽然你解的不太圆满,但是和我的生活,也许恰接近,我的收获更大,
换一句话说,
来一个高师,也不一定有你,对我更有帮助。
这就是缘分。

尤其,我们是群友,天天可以交流,往往比专家,更有价值,我是说对我个人来说。
应当提倡让家长分享,
鼓励之,
赞叹之,
虽有不足,也不打击。
这样,就创造了一个相当有生命力的土壤,
优秀的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至于说是哪一个,不一定。
这个要靠他自己的根基。
但是我们建立群的人,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这就是无为。

我是前天,倡导一些群,开始读老子60遍,
我看她们还算响应。
大概一个多月之后,
就可以开讲了。

讲好讲不好,我不怕,
让她们勇敢地训练吧!
但是我相信,一年之后,
一定会有一批人,会领悟老子的精神,
渐渐取得成就的,
我就非常欣慰。

以上二条,大家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