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绝句的特点
李白,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称号。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流传至今的约有九百多首。现在我们通过其中的几首诗歌来谈谈李白的诗歌特点。
李白在绝句的创作中展示出自然、纯真、清秀、明快的优美情韵。李白的是个创作带有强烈地主观色彩,主要表现自身的情绪。他的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疾就成篇。李白诗歌的想象变换莫测,犹如神龙行空。李白的诗歌语言多清新明快,做到了天然去雕饰。最后,李白的诗歌中含有驾驭山河、包蕴日月的壮美意象和清新明丽、浑然天成的优美意象,给人以无尽的精神享受。
李白热爱祖国的山河,他在许多诗歌中购描绘了中国各地的美丽风光。例如《公无渡河》中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等诗句,充分描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同时,诗人寄情于景,通过描写黄河的蓬勃气势,表现诗人广阔的胸怀,如《早发白帝城》: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描写三峡两岸的秀丽风光,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无限喜悦之情。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李白在绝句创作中不愿受诗歌形式和格律的限制束缚,不屑于细微的雕琢对仗,不肯殚精竭虑地去推敲苦吟。而是用他自由的诗笔,淋漓挥洒,在诗里尽情涂写着心中的思想和情感,痛快淋漓的宣泄着自己的欢乐、痛苦和悲哀。他的很多绝句都是一种冲口而出的随意创造,没有任何人工雕饰的痕迹。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诗句随口流出,自然天成,浑然无迹。再如“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答友人赠乌纱帽》)写自己得到朋友礼物后,因为山中人平时不照镜子就让小孩来评品自己的帽子是否合适,语言通俗晓畅,明白如话家常,没有任何艺术加工。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