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美人《读白雨斋语有感》

标签:
收藏老五美人读白雨斋语有感 |
分类: 当代书画 |

黄宾虹这样的大名家,还会有人看不懂?
一打眼,黄宾虹的画似乎真看不出有啥好的:山没个山形儿,树没个树样儿,房子歪歪扭扭,画面看起来乱乱的,只是黑乎乎一片。
1959年,李可染曾对友人讲,全国真正能懂黄宾虹画的只有三个半人。
薛永年2015年在《南方日报》访谈中曾说,我们还不具备评价黄宾虹的条件,因为要对对象进行批评,前提是眼光要不差于对方,否则只能盲人摸象。
笔者曾亲耳听一画家说黄宾虹是“乱画”。
看不懂的大有人在。
只是黄宾虹已成公认的大师,看不懂的也不便说不懂罢了。
或曰:那么,你敢保证你就懂了吗?
答:宾翁博大,鄙人也未必窥全豹。一起探讨~
那么,黄宾虹为什么那么难懂?
黄宾虹画,文化含量太重,学术性太强,加上画风自我,笔墨荒率,于是,曲高和寡便成必然。
哲学家冯友兰在《新原人》中,将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杨守森教授把文学艺术作品的境界也分作这样四个层级,并指出天地境界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站在宇宙之一员的立场上,以凌空高蹈的博大襟怀,面对现实,观察万物,体悟人生,从而在作品中开创出更为宏阔的诗性精神空间”,“一位能够达至天地境界的作家,内心涌动的常常是我即宇宙,宇宙即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情愫”。
可以说,黄宾虹作品就是达到天地境界的。
他以书法之线,笔笔写出,点画离披,粗服乱头,不齐之齐。他的画外表不漂亮,不求工细、优美,气象宏阔、苍茫、雄浑,画意高蹈、孤绝、苍凉,格高韵古,虚空粉碎。
梅墨生说:“黄宾虹的画为什么难以被人认同?因为他的绘画里文化含量太重,他的绘画里审美历史感太苍凉。”
董桥说:“我留心的是黄宾虹的艺术饱藏孤绝的气魄,那股高寒襟怀在中国画史上确然是重要的一章。一位研究汉学的英国年轻学者当年对我说,黄宾虹的冷僻其实不输石涛、八大,作品传递的是‘来世洪荒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