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4diaWmgy6MKRm4CU64e&690
http://s1/mw690/004diaWmgy6MKRn19Uk10&690
http://s4/mw690/004diaWmgy6MKRo1SAr03&690
http://s13/mw690/004diaWmgy6MKRq53Ygfc&690
坊间对成化肉红胎,有多种解读,有的靠谱,有的则误导。今儿就好好掰掰.
肉红胎有唯一说,也有光源说。可惜这俩说都偏了......唯一说肯定错了。肉红胎是十分稀有,总比例不超过10%而已。这个在大博物馆里的藏品,大多不是肉红胎就可以说明了。光源说则流传了很长时间。一是古籍上的“红者为真”的导读,二是没有真品比对,误以为古人对着火烛影照,自然一片大火红了。说到这,插一句,曾经先后使用的电筒依次有;美式军用拐头电筒,警用强光电筒,以及现在使用的珠宝检测强光电筒。前二者都是有色的黄光源,后者才是白光。所以,只有在自然光与强白光下,都是呈现肉红色,这个就是真正的成化肉红胎。(参见图片)
发现这个迹象,得益于珠宝检测强光电筒,以及多年的宋瓷经验。宋元景德镇诸窑影青,均使用当地的麻仓土,窑口最最正的湖田窑等,均有肉红胎与普通黄胎。只因为胎厚不易察觉而已。而黄光源手电筒下,又差异不大,直到使用珠宝检测强光电筒后,才能明显区别开来。而成化瓷胎极薄,迎光照看即可区别肉红胎与普通黄胎。
另外,肉红胎的釉面特征有偏红黄灰的迹象。这个可能是胎土含微量元素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甜白釉作品上,表现明显,肉红胎白釉偏红黄,更加有纯奶油感,普通胎则更像蛋奶昔偏白,(这个以后专门比较)
至于在鉴定上,自然不能一见肉红色胎,就以为是。必须还要看到其他特都符合朝代特征才对。造假也有专门用红药水的,但过于均匀发蒙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