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解析(德育)

(2018-12-19 13:12:33)
标签:

2019教师考编

安徽考编

教师考编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证

分类: 教师培训

【导读】2019明尚将继续坚持我们的初心,为每一位安徽考编同仁提供教师招聘笔试备考干货(真题、模拟试题、必考知识点)等考编资料,帮助各位成功备考2019教师招聘考试

一、单选题

1.慎独是德育方法中(   )的一种教育方式。

A.品德评价法        

B.自我修养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   )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行为主义模式


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5.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多选题


6.参与式方法主要包括(   )。

A.榜样示范        

B.陶冶教育法     

C.讨论法      

D.角色扮演法      

 E.自我教育法


7.我国的德育被称为“大德育”,它包括(   )。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C.政治教育 

 D.法制教育


三、判断题

8.德育过程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四、案例分析题

10.韩国人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训练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仅礼节教育方面就具体包括:(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4)社会生活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5)国家生活礼节,如国旗、国歌的礼节等。

 

问题:阅读这段案例之后,你认为对我国如何抓好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教育有哪些启示。

一、单选题

1.B 【解析】自我修养法是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慎独是学生在一个自我的环境中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属于自我修养法。

2.C 【解析】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观察与榜样。

3.C 【解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

4.B 【解析】小学生的发展变化快、可塑性强,小学德育工作重点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实践。

5.D 【解析】德育是要让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达到所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所以德育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

二、多选题

6.CD 【解析】参与式方法是指学生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讨论法与角色扮演法体现这一要求。

7.ABCD 【解析】严格来说,我国的德育的外延包含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  


三、判断题


8.√【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9.×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四、案例分析题

10.(1)韩国养成教育的做法应给予肯定,德育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2)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3)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相脱节;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我国加强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训练,注意运用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4)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如下:进行德育应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从实际出发,要重视训练和强化。这样,才不会导致德育与实际的脱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