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黄奇帆的著作《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一书,作者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之路、数字化重塑经济社会生态、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国有企业资本运作与地方政府营商环境改善及全面开放:应对国际格局七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因为作者长期从事经济工作,担任过省市重要领导职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对于面问题把脉准确,让读者能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本质。
许多问题对策是结果其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具有借鉴和操作性。比如尽快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建立地票市场、鼓励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等措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如何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因为我国金融发展重点以间接融资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保险业发展滞后结构性问题,分析我们存在9个突出问题,提出12条对策建议,建议有的放矢、有理有据、切实可行,为我国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在保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方面,提出要根据住房市场需要,合理增加城市住房土地供给,地票市场很好解决了国家批准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和满足城市住宅建设用地需要,抑制了房价并为农民工进城提供购房机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提出了把国有企业发展成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看做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认为国有资产运作公司要像新加坡淡马锡作为财务投资者而不是参与企业者,重点要提高投资回报率;在缩小服务贸易逆差方面,要突出办好自贸区的带动引领作用,重点在跨过运输、货物保险、贸易清算结算、法律服务等方面培育出口能力,还要在教育、金融、卫生、文创、技贸等领域扩大开放,提高出口竞争力。
以下为作者序:
无论是宏观经济或微观经济,还是国际贸易市场或国内交易市场,抑或是工商企业或金融企业,各种宏观与微观系统中,往往都存在着矛盾、问题。如果想进一步脱困、发展乃至迎难而上,只有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路径。
如何解决问题呢?问题往往存在于系统之中、现状之中,表现为构性的、体制性的、机制性的、制度性的问题。把握问题的关键,通常需要从这些方面去寻找原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统一,毛在《矛盾论》中写道,“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殃的白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其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站在这样的哲学高度理解改革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就是通过改变问题的联系方式、边界条件,抓住问题的结构性短板、要素性短板、机制性短板,使矛盾的运动轨迹朝着理想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转化。总之,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遵循“问题一结构一对策”的逻辑分析范式,问题基本上能迎刃而解。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中,结构性矛盾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握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基础上高瞻远瞩,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用辩证法来理解,就是改变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中供给一侧的供给条件、边界条件。比如,“三去一降一补”中“降”的含义就是降低物流成本、税费成本、融资利息成本、劳动力供应成本以及各种资源要素的成本。当这些成本都降低了,整个经济结构就会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就会显著提高。 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来,“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创新驱动作用逐步增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但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制约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仍然没有结束。恰逢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2020年新过肺炎疫情暴发,暴露了我国在许多领域仍然存在着短板剂颈,更凸显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当前的基础性、结构性难题,从2018年开始,结合自已年来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各类论坛、校园授课发表了一示演讲,在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阐述了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单一系列观点。
全书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 40年改革开放的魂,论证了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应学派的三个根本上的不同,我们强调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主导,强调需求与供给互不偏废,强调坚持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动摇。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各类要素人手,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生财型、聚财型和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进一步改革货币体系、资本市场、利率体系,解决好金融市场开放效率不足和金融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的问题。公共卫生防控领域也要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我国过去几年来出现的宏观经济杠杆率过高现象以及如何“去杠杆”、防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去杠杆”的关键在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具体分析了P2P(点对点网络借款)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强金融企业和金融活动全生命周期的风险防范问题。 第三章回顾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它扮演的主要功能,以及当前尚存的不足。为了进一步发展好资本市场,我们要加快调整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加快推动注册制、退市制,改革住房公积金,推动企业年金人市。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好香港资本市场的功能,拓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深度、广度和厚度。 第四章讲述了数字化的构成与颠覆性作用,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各刀面的影响。深人讨论了面向未来的全新数字货币,以及5G背景下近屈科技的特征和发展路径。要抓住数字经济机遇,通过数字产业化、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服务、数字贸易集群化发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效率和活力。 第五章解析了过去十几年我国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出现的十大失衡,以及要解决这些失衡问题,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调控机制。同时,分析并预判了今后十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对房地产企业来说,面对这些趋势,必须要摒弃盲目扩展粗放建设、高债务发展等不合理的经营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必须要遵循六种管控原则。 第六章阐述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功能、比重底线,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以及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运营公司的区别特征和运行要求,论述了国有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几种混改方式。在招商引资、与社会资本合作时,政府要改善政府服务方式、降低要素成本、保护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阐述了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新局面、新特征。在中美贸易摩擦、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我们要认识贸易摩擦的长期性、严峻性,坚持原则,打好我们的市场牌、产业链牌、金融牌、科技牌、开放牌等一系列组合牌。未来进一步通过目贸区建设,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国内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转型发展、中美贸易麾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等问题交相叠加,无不考验着我们面对复杂问题的智慧和勇气。“青山座座皆魏峨,壮心上下勇求索。”面对改革的新问题,只要我们坚马克思王义辩证法,从基础性、结构性、机制性、制度性多个维序析问题的短板,抓住问题的关键矛盾,就能找到合理的解决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