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继续看着杨照先生的著作《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危机与考验》,从西汉东汉大不同、外戚宦官士族的博弈、汉帝国的运作和生活社会风气、汉的衣食住行、民间宗教与汉末乱局、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区别、豪族世家与部曲佃客、王充与魏晋清谈、魏晋文化形成、外来势力迫近总共十讲,向读者介绍了东汉到魏晋的政治、社会、文化和东汉灭亡的历史。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推翻了王莽政权,王莽激进和戏曲性改制导致深刻影响使得大众对于汉朝旧制度的怀念,基于这样人心倾向,东汉建立相对容易许多。此汉非彼汉,东汉皇后背景都非常深,刘秀发起依靠了外戚的力量,其背后有几个大姓士族的支持,皇帝已经不能随便确立自己后宫女人的身份,西汉皇帝可以预先排除外戚因素,汉武帝赐死太子母亲就是最好证明。但东汉皇帝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东汉皇太后在外戚的支持下,有了决定未来皇帝和掌握更大权力的能力,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与西汉政治有了根本差异。
士族大姓的兴起成为东汉一大主要特色,这也影响到魏晋南北朝发展的门阀制度。外戚宦官势力不断扩张,导致皇权衰弱,两股势力轮流掌权互相斗争,争相控制皇权,成为皇权代言人,东汉的逐渐走向衰落。
在这个过程中,外朝士族也通过清议等方式加入到外戚宦官斗争中,三方势力你方上罢我登场,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斗得死去活来几败俱伤啊!经过农民起义的乱局和三国前后的厮杀斗争,汉朝气数就在这种内部消耗和外部刺激中走到了终点。
汉朝文化在四百多年历史发展中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书、后汉书、史记、三国志这前四史对于中国文化、政治、社会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成为后世政治效仿和借鉴的模板。
历史开始进入魏晋南北朝时代,门第斗争、清谈风气、佛教传入等方面冲击中国社会,让历史车轮循环在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再到分裂的历史周期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