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利用将近三个月时间重新读了一遍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道经和德经上下篇,老子著。
相传老子修道德,著书上下篇。春秋末期已有老子其人。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曾任周守藏史,后来迁为柱下史。周朝衰落之际,老子辞官离去,经函谷关时,县令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五千余言,即传诵千古的《道德经》。现存通行本《老子》,多数学者认为在孔子、墨翟之后,可能成书于战国中前期。王弼注本、傅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则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在上下篇中分章次第,以及《道德经》的题名都是后人所加。
道德经是中国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对于中国后世影响极大,也是道家思想重要来源。一个道字阐述了老子的思想和核心观点,道为万物本源。而德是道发生的作用和方式,人民通过德来体现和理解道。
其内容涵盖治国和修身,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极深。已经深深印刻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也闪耀着中国智慧的光芒。直到现在,很多事情还在印证着道德经的结论,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问题本源质,如何应对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办法和方式。
对于个人而言,道德经是一部教会我们如何在社会立足的一部好书。它的智慧之光可以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体现,如果运用得当,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麻烦和烦恼。如果理解到位,也为可我们答疑解惑,看清事物发展脉络,找到适应和解决办法,最终归于平静和自然。
虽然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随着而来的困惑和烦恼也与日俱增,人们好像并不因为技术进步而获得更多满足与快乐,反而更加迷茫和困惑。我们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儿去,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等等,还有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很多人喘不过气来。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攀比也是此起彼伏,似乎快乐和满足永远难以达到。这一系列问题让人们逐渐焦虑、烦躁、失落、悲伤、沮丧……太多负面情绪围绕在我们身边,太多隐形攻击需要我们面对,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思考和理解自然和感悟人生的能力,被迫应付着各种挑战和压力。这时,我们应该静下来读读道德经,让自己节奏慢下来,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重新开始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学会生活。
总之,此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看似高深莫测,实际无处不在。许多智慧还要多体会和理解,还需放大视野发现它的精妙绝伦。
阅读是一件愉悦身心的好习惯,今天看到一篇关于读书的意义在此也分享一下:人为什么要读书? 01.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 02.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一瞬间,人才是真的老了。 03.读书可以让你和所爱的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04.人这一生,一定要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你读过的书,就是其中之一。 05.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一种严肃力量推动你往前走。 06.只要打开书,就随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07.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啊,好多鸟。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 08.我们没有办法无限延续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读书便是最好的方法。 09.爱书的人,可以拥有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10.读书,能解决80%以上的迷茫。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11.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许多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12.你读过的书就是你的格局,让你保持清澈的头脑看待自己的人生和这个世界。 13.喜欢读书,就能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刻,换成一种享受。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在悄悄帮你认识这个世界,悄悄帮你抹去脸上的肤浅与无知。 15.多读书并非为了雄辩和驳斥,而是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可以多一些思考和权衡,少一些盲从和轻信。 16.生活中的许多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