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实现南营善治管理
(2023-01-01 18:30:40)南 营 乡
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汇报发言
南营乡党委书记 胡延卫
今年以来,南营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打造灵寿西北重镇、建设全国旅游之乡”为目标, 健全党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推进依法治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领导有力、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群众满意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三治融合。
强化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贯彻“党建引领”理念,积极推进支部书记、主任“一人兼”、“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和“两委”正职述职会,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治理、解纠纷、促发展。严肃党内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夜校”等形式组织党员学党史、宣传党的政策,做党的传话筒,把党的政策落实到位。推行党员争先创优考核机制,激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参与村务管理、促进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治理实事,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纠纷调解等方面集中发力,当好乡村治理的“排头兵”。
二、 加强组织领导,力促全民参与。
一是建立由我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余党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乡村治理工作。二是加大农村青年人才的培育,将大中专毕业生、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146名农村青年纳入乡“农村青年人才库”三是各村妇联、青年团、民兵连、旅游协会、其他社团组织都推荐各行业的社会治理能手,全部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纳入党的视野范围。力争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为民服务、负责担当、干事创业、有办法、有头脑的社会治理中坚队伍,让所有人有乡村治理、的主人翁责任感全域旅游的获得感、美丽乡村的幸福感。全乡形成“党员干部先带头、男女老少齐参与”的乡村治理氛围。
三、 加强“三治融合”,建设善治乡村。
(一)规范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优化乡村治理结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村民自治相统一,构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村级自治组织。固化“三会一课”,凝聚党员思想;创新组织形式,成立了车谷砣沟域联合党总支,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带。推选道德模范、致富能手、旅游标兵、茶叶专家等典型人物。成立村民议事会、行业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民间组织,规范村民自治,发挥村委会、村民代表会、村监会、村民理财小组、妇联会、青年团、合作社等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形成广大村民普遍认可的村规民约。(二)全面提升法治。开展全民学习,树立法治精神。在乡党委领导下,在广大村民中宣传学习村委会组织法、环境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乡、村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法遵法守法,入户讲解法律法规知识,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开设法律大讲堂,邀请司法局、政法委同志前来为村民讲课。发挥人大代表和妇女作用,组织宣讲团,现身说法、结合实际讲法。(三)大力推进德治。在推进村民自治、法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我乡红色革命文化、民俗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先进文化。发扬车谷砣、油盆印刷局、人民银行艰苦奋斗的革命老区精神、太行七贤自强不息、勇于改革的奋斗精神和 “太行新愚公” 开拓奋进的新时代精神。每年在广大村民中开展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好儿媳、好婆婆、好邻居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以身边的典型感染人。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我乡各村形成了崇德向善、新风蔚然、改革进取、充满自信的浓厚德治氛围,增强了群众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我的发言完毕,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