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普利兹克奖得主-人道主义建筑师坂茂作品欣赏

(2014-03-27 10:10:35)
标签:

普利兹克建筑奖

建筑师

坂茂

作品

教育

分类: 趣闻杂谈
2014普利兹克奖得主-人道主义建筑师坂茂作品欣赏
    http://photocdn.sohu.com/20140325/Img397156516.jpg

    美国时间2014年3月24日下午5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在芝加哥宣布: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荣获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出生于东京,现年56岁,目前在东京、巴黎和纽约设有工作室,是建筑界的奇才。他不仅为私人客户设计优雅且富于新意的作品,而且将同样具有创造性和丰富的设计方法,广泛运用于人道主义事业。二十年来,坂茂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为灾害现场,同当地民众、志愿者及学生合作,为灾民设计和构建简单、得体、低成本且可循环利用的避难场所和社区设施。
坂茂在他从事的所有领域总是能够发现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案,他通常会根据结构、材料、景观、自然通风和光照条件,致力为建筑物的使用者们营造舒适环境。从私人住宅、企业总部、博物馆、音乐厅到其他民用建筑,坂茂的作品总是以其原创性、经济性和精巧性著称,并且不依赖于今天常见的高科技技术解决方案。
    瑞士传媒公司Tamedia曾聘请坂茂为其员工创造一个宜人的空间。他设计了一个7层的总部大楼,主体结构完全以木材打造,木梁间相互扣锁,无需金属接头。对于法国蓬皮杜-梅斯中心,坂茂的设计灵感则来自于中式编织帽,他希望建造一个与之类似的大规模建筑物。他设计了一个能够通风的起伏状木条格子框架作为屋顶。在构建救灾避难所时,坂茂经常采用可回收的硬纸管作为墙壁,因为它们容易取材;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安装和拆卸;而且能够防水、防火和循环利用。他说,在日本的成长经历培养了自己不浪费材料的信念。
  孩提时代,坂茂曾观察日本传统木匠在父母住所内工作的情形——在他看来,他们的工具、建造活动甚至木材气味都充满了神奇。他常收集废弃的小块木材,并用它们搭建小模型。那时,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木匠。但在坂茂11岁那年,班上的老师要求同学们设计简单的房子,而他的作品被评为最优并在全校展览。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
    坂茂的人道主义工作开始于对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救助,有数百万人因此而流离失所。坂茂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提出了用硬纸管建造收容所的想法,并受聘成为顾问。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后,他再次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才华。在那里,坂茂开发出了“纸木宅”,将人们捐赠的啤酒箱内填满沙袋作为地基,再将硬纸管垂直排列形成房屋的墙壁。坂茂还为神户灾民设计了一个用硬纸管搭建的社区中心。它后来被拆散,并于2008年运往台湾重建。
   坂茂经常与当地灾民、学生和其他志愿者合作建造这些救灾项目。1995年,他创立了一个名为VAN的非政府组织(NGO )——建筑师志愿者网络。每次发生地震、海啸、飓风或战争,他都会领导VAN的志愿者前往当地,其中包括日本、土耳其、印度、斯里兰卡、中国、海地、意大利、新西兰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坂茂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鉴于他在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为无家可归者和丧失财产者提供的志愿服务,这一提法恰如其分。而且,他还完全符合Architectural Pantheon‘建筑圣殿’的几项资质—他对工作对象有着深厚的理解,特别强调对尖端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有充分的好奇心和执着;创新永无止境;独到的眼光以及敏锐的感官。他还拥有任何普利兹克奖得主都必不可少却又难以描摹的气质。”

作品:
1. 华林小学临时校舍,-2008年,-中国成都-摄影Li-Jun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对坂茂的评审辞特别强调了他对硬纸管和集装箱等常见材料的实验性运用;他的结构性创新;和他对竹子、织物、纸板以及再生纸纤维与塑料复合材料等非传统材料的创造性使用。

2. 幕墙宅-1995年-日本东京-摄影-Hiroyuki-Hirai 
在东京的“幕墙宅”(1995年)中,沿着房子外围两层楼高的白色窗帘可以打开进行空气对流,也可以在关闭后形成一个茧状内部空间。在14层高的东京尼古拉斯-G-海耶克中心(2007年),其前后外立面均安装高大的玻璃百叶窗,并且可以完全打开。

3. 纸教堂,-1995年,-日本神户-摄影-Hiroyuki-Hirai

4. 纸木宅,-1995年,-日本神户-摄影-Hiroyuki-Hirai
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后,他再次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才华。在那里,坂茂开发出了“纸木宅”,将人们捐赠的啤酒箱内填满沙袋作为地基,再将硬纸管垂直排列形成房屋的墙壁。

5. 纸板教堂-2013年-新西兰基督城-摄影-Stephen-Goodenough

6. 纸音乐厅-2011年--意大利拉奎拉-摄影-Fabio-Mantovani

7. 蓬皮杜梅斯中心-2010年-法国-摄影-Didier-Boy-de-la-Tour

8. 裸宅-2000年-日本埼玉县-摄影-Hiroyuki-Hirai
日本埼玉市的“裸宅”(2000年),坂茂用透明的瓦楞塑料板给外部墙面做围护,又以木构架上绷白色腈纶作为室内墙面。透光板隔层使人联想起泛着光的日式障子。客户要求不能有任何家庭成员被孤立,所以房子内只有一个两层楼高的独特巨大空间,其中四间个人居室安装着脚轮,能够自由移动。

此文章由丹青艺术留学http://dqarts.com/责任编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