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审计的内容与重点
(2016-02-27 10:57:40)
标签:
社保基金审计内容与重点 |
分类: 社保基金及社会资金审计 |
黄传琥
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取之于参保单位和个人,靠财政担保和弥补不足,用以对特定劳动对象提供物质补偿的专项基金。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具有很大影响。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监督,对于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维护国家、参保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主要内容
概括地说,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
1基金征收方面。社保基金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征收,征集手续是否完备;保费征缴率是否与参保面相适应;有无擅自提高征收比例、扩大征集范围、随意减免等问题;基金收入是否完整,利息收入、运营收入是否计入基金总额。
2基金支出方面。社会保险基金、救济基金、福利基金是否按相应规定及时发放,发放标准是否符合政府有关规定或超出规定范围;劳动者应当享受待遇是否真实、公平;社会统筹与个人共济账户支付养老、医疗费是否合规;有无违反规定将基金用于风险投资,如购置房地产、用作抵押贷款担保等,或将基金挪作他用的现象。
3管理、服务费计提与使用情况。社保基金管理部门是否按规定比例提取管理费、服务费,有无预提或多提现象;使用中有无挤占挪用、铺张浪费、滥发钱物问题;管理费、服务费结余处理是否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规定。
4基金管理方面。社会保障基金是否专户储存,是否安全有效;调剂基金的上缴下拨是否按规定执行,有无隐瞒、漏报问题;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挤占挪用、贪污私分基金的问题;基金年度决算是否真实、全面;基金运行管理控制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薄弱环节。
二、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应把握的几个重点环节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的现实条件下,有效开展好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审计项目管理,合理确定审计重点。能否合理地确定审计重点,直接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和审计质量的提高。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内容越来越多,牵涉面也越来越广,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与此同时,审计力量和其他各项审计资源非常有限。因此,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必须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抓好对那些影响大、基金量大、涉及面比较广的社保基金的审计监督。如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等。
2.加强调查测试,明确审计工作重点。开展任何一项社会保障基金审计都必须认真开展好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的社会保障内容、政策和制度;该项基金的来源渠道、使用范围;相关的缴交单位、个人台账或清单;基金的分布形成和运营情况;银行开户和相关管理情况;其他有关情况和事项。在比较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要对重点业务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以便了解基金管理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加强延伸审计,确保审计工作效果。来源渠道多、使用范围广是任何一项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特征。因此,在对基金管理单位的业务资料和财务资料进行认真审核检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基金收入来源(如基金缴交单位和个人)以及基金的使用去向(基金发放单位和个人)的延伸审计,对于社会保障基金审计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确定延伸审计样本时,要注意把随机抽样和判断抽样相结合,确保延伸审计有的放失,富有实效。
4.加强跟踪检查,提高审计成果质量。提高审计成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审计决定得到执行,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落实。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必须认真抓好审计成果的跟踪问效和检查落实,督促整改。对那些不认真整改、拖延塞责的部门和单位,审计机关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必要时要建议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确保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得到落实,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