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后的油茶树冠结构
在油茶林分中,有的枝梢开张,分枝较低,下部枝条多数下垂在地面,冠幅下的林地无法进入;有的茶树下部(尤其是老树)萌发丛生较多的徒长枝、萌发枝;有的树还有病虫枝、重叠枝、内膛细弱枝、脚枝、下垂枝等。它们有的影响垦复、施肥、开沟等作业;有的消耗营养不结果或少结果;有的影响林内通风通光性;有的还形成病原载体,因此必须进行修剪整形。
1、幼树的整形修枝
(1)自然圆头形
在离地面30-40厘米高的主干上,选留3-4个向四面均匀开张的主枝,在每个主枝上均匀交错地选留3-4个侧枝,使其逐渐扩大形成树冠。剪去主干30厘米以下的下脚枝、衰弱枝、交错枝、病虫枝,短截生长过于旺盛的伸长枝,使树冠形成球形。
(2)自然开心形
首先是培养骨干枝,油茶造林后1-2年顶端萌发的新梢和夏梢,应尽量保留,使其迅速形成树冠。树干离地面30厘米以下的侧枝及时全部疏去,30厘米以上的侧枝适当疏剪,使主干倒挂弯曲。其次是定形,主干长至50厘米即可定形。将主干40厘米处截断,选留生长旺盛的侧枝3-4个,培养成主枝。第一主枝离地面30厘米左右,第二、第三主枝错开分布在第一主枝的上面,距离要加大,角度一般30度左右。当主枝长到30厘米左右时要截断,并在每个枝条的两侧交错选留副主枝2-3个。第一副主枝离主干20厘米左右,第二、第三副主枝互生在第一副主枝的上面。经过修整定形之后,树体骨架形成具有主枝3-4个、副主枝6-9个的基本骨干枝,以后在主枝和副主枝上着生大量侧枝,逐渐成为树体较短、树冠开张幅度较大的自然开心形的树形。
2、低产林的修枝
成林油茶树体骨架已经形成,修枝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生长和结实的矛盾,使其相互适应,充分利用空间。因此修枝强度也不要过大,修枝的对象是枯枝、病虫枝、衰败枝、徒长枝、细弱枝、过密重叠枝、交叉枝、下脚枝,保持单株清脚亮心,逐渐培养出开张形和受光面大的半椭圆形或半圆球形的树冠,以增加结果面,提高产量。
3、丛生油茶树的修枝
现有的成林低产林中,有不少是一穴多株的,主干多,树冠拥挤,枝条重叠,受光不足,内膛空虚,着果趋于表面,易遭病虫危害,产量很低。修枝的方法是:逐步除去一部分生长弱、病虫害严重和劣种的植株或萌芽条,用刀剥去蔸上的树皮,不使其萌发。同时,剪去弱枝、病虫枝、过密枝、交错枝、枯死枝和下垂枝,使其逐步形成多干半圆球形树冠。为了使当年产量不受影响,最好分年分批进行。
http://1177727.s21i-1.faidns.com/2/ABUIABACGAAgoLDaoAUoypn6qQQwhQQ48QI.jpg
枝条的修剪技术主要包括:
1、结果枝的修剪
一般情况下,只修剪特别细弱、交错、过密和有病虫的结果枝或枯死结果枝,修剪强度不宜过大。
2、下垂枝的修剪
油茶成林特别是老林,下垂枝增多,这些枝条着生过低,受光不足,着果率低,消耗养分甚多,而且影响中耕垦复或间作,应及时剪去。一般壮龄期、土壤瘠薄、不间作的油茶林,修剪强度不宜过大;老林、土壤肥沃、进行间作的可适当剪重些。一般说来,剪去下垂枝之后,冠形能恢复到原来的自然圆球形即可。有些下垂枝,长势尚好,又着生有果实,可暂时保留,待果实采收后再剪去,也可在分枝处剪去下垂部分,使枝条回缩即可。
3、徒长枝的修剪
徒长枝生长旺盛,
常常造成内膛郁闭,扰乱树形,消耗大量养分,使油茶林生长减弱,小枝枯死,花果极少。因此,结果初期的徒长枝不宜保留,应全部剪去。衰老期的油茶树要有目的地选留徒长枝,为更换树冠或主枝做好准备。生长在树干或其他枝叶密生的主枝上的徒长枝应全部剪去。若生长在主枝、副主枝受损伤的地方则可以保留,利用徒长枝来更换树冠,延长结果年限。
4、交叉枝和内膛枝的修剪
交叉枝和内膛枝相互交叉,重叠密接,分布混乱,树冠挤压,通风透光不良,易受病虫危害,花果甚少,须及时修剪,可先剪去病虫枝、枯枝。若枝条仍然交叉密接,再适当疏剪,使其通风透光,增加树冠内部结果面积。
修枝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冬春结合挖山垦复修剪大枝干、蚂蚁枝及幼树定形,以利新枝萌发,更换树冠,减少病虫害。夏季结合中耕修剪徒长枝、下脚枝和枯枝,使林内通风透光,多着花果,提高产量。修剪下来的枝条要及时运出林外烧毁,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