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也是一种学习。会听的幼儿学得快,会听的幼儿思维反应敏捷,会听的幼儿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可见,倾听习惯的培养是学前期幼儿诸多习惯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回眸身边的孩子,的确个个能说会道,这都是早期培养的结果,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周围到处是吵吵闹闹的说话声。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宝宝们都想自己说,让别人来听,可又有谁愿意听呢?在这些幼儿中间,又有谁会听呢?看来,注重对小班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因为这个时候的幼儿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情绪方面反复性比较强,因此,
培养小班幼儿“倾听”的习惯,首先要努力创造适合幼儿“倾听”的氛围,给予幼儿“倾听”的心情,引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质量,这些客观的外部条件是家长和老师双方努力的方向,要实现5+2不小于7,我们家园需要携手,幼儿倾听能力的养成需要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才会有成效。
首先,我们来发现一些问题:
(一)许多家长不够重视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有些人甚至认为,只要是正常的人,其听力是先天具备的,不必刻意去培养,而遇到自己孩子不专心倾听或插话时,总是大声训斥。殊不知,大声训斥的方法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长此以往会适得其反,使幼儿失去倾听的欲望、兴趣,变得不听、不爱听甚至不会听。
(二)很多幼儿具有不良的倾听习惯。表现为:幼儿不能安静的倾听、倾听时不专心、随意插嘴、不能耐心的听完老师或同伴的讲述等。
(三)幼儿的倾听质量低。在倾听的过程中,有些幼儿看似在听,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表现为幼儿不能理解所倾听的内容。例如老师上课提问,有的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是答非所问。
现在,我提出一些问题,做一个幼儿在家倾听水平调查。请您在你的心里给你的宝贝打打分。
调查问题1:父母或别人讲话时,您的孩子经常插嘴吗?(很少、有时、经常)
调查问题2:你的孩子在家听故事大概会听多长时间?(5、10、15分钟以上)
调查问题3:父母向孩子讲述道理或提要求时孩子会倾听吗?(听、有时、不听)
调查问题4:对幼儿园所学知识,孩子回家向大人讲述吗?(讲、有时、不讲)
调查问题5:孩子在家看了电视,会把情节、对话讲给父母听吗?(讲、有时、不讲)
调查问题6:你的孩子与同伴玩耍时,会注意听别人讲话吗?(会、有时、不会)
调查问题7:听了你的故事后,孩子能回答你的问题吗?(能、有时、很少)
做了这样的调查,您现在是不是觉得有必要在孩子“听”的能力上下点工夫了?那么请大家记住这么一句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我们介绍以下途径:
(一)适量增加适合幼儿的磁带数量,是培养幼儿倾听兴趣的途径之一
有调查发现,幼儿每天回家后的听磁带或CD时间为10--50分钟并且让幼儿拥有一定数量的磁带或CD,幼儿拥有磁带或CD量的上升及每天倾听的时间增加,表明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上,首先进行了物质上和时间上的保证。有了物质和时间的这两项保证作为基础,培养幼儿的倾听兴趣的途径之一就能初见成效。这将为以后的辨析倾听、理解倾听打下了基础。
(二)教养者健康的心态、适度的要求是幼儿倾听习惯养成的心理保证
家长对幼儿倾听态度和幼儿每天倾听活动的时间呈负相关,说明了并非是家长的要求高,幼儿的主动性就高,也就是说,家长在增加对幼儿的要求和对幼儿倾听活动进行控制的同时,幼儿主动进行倾听活动的百分比降低了。因此,对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如同其他习惯培养一样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循序渐进。操之过急,对幼儿提出过高的要求,只会使幼儿倒退。只有在观念上的真正变化,才能最终体现在实际操作行动上。
(三)把握年龄特征,运用亲子游戏等手段,是教养者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
惯的有效措施。
幼儿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幼儿,是好动,好玩、好模仿的。因此,对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倾听活动的培养,应从兴趣出发。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亲子游戏的魅力无与伦比。只要是游戏,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个个都积极参加,笑逐颜开。在亲子游戏中,成人的态度、专注程度等等是幼儿模仿的首选,因此教养者在作为参与者的同时,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
其次,我们再介绍一些幼儿园一日活动及教育教学中对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措施,希望这些东西能对家长朋友有一定的选择性帮助。
1、我们的教育目标
幼儿倾听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日常的各种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时首先应该注意所选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其次因为倾听是相互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倾听孩子。第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意识,注重培养孩子的一种倾听技巧,使孩子由被动的听转化为主动地听。
2、具体要求:
(1)、要求幼儿做到:
1)、老师或父母讲话时,能认真倾听,不随意插嘴。
2)、与同伴交谈时注意倾听别人说话,不乱插嘴。
3)、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讲给别人听。
4)、在活动中,能大胆回答成人的提问。
(2)、要求教师和家长做到:
1)、能用欣赏的态度倾听孩子。真正用心、细心、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讲话;同时,应注意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讲话,不要厌烦或敷衍孩子,要用探询式的口气让孩子知道:我在关注你的谈话,在真诚的试图与你沟通。
2)、蹲下来倾听孩子。蹲下来倾听孩子说话,与孩子进行眼光的接触,让他知道:我愿意在平等的前提下与你进行沟通和交流。
3)、在游戏中倾听。每天在专门安排的游戏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交流、互动。
3、教育方法
方法:(1)循序渐进,运用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发展幼儿的听力,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对于小班幼儿听方面的培养应做到两点:一是能注意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二是能在集体环境中听懂老师的讲解和吩咐。为了达到培养目的,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培养幼儿听的能力和习惯。
A、欣赏性地听。
幼儿听音乐、歌谣、故事能感到快乐和放松,很是受到幼儿的喜爱。这种听虽然是被动的,但只要求他们感到有兴趣即可。在这里每个孩子尽可以有各自的感受,没有“任务感”,比较轻松、容易,培养幼儿听的能力最好从这一阶段开始。
B、有目的地听。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活动,而且,“参与比正确更重要”,孩子根据成人的要求去听,并对听到的内容作出反应。如请幼儿听一段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听后请幼儿讲出有哪些小动物,让幼儿听到后模仿、想象,并讲出它们的声音像在说什么,又是怎样叫的。听故事《小兔乖乖》的时候又可请幼儿说一说故事中都有谁,妈妈干什么去了等等。
C、有辨别地听。
孩子在听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到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能辨别出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声音,能把某一种声音从混杂的声音中辨别出来。在户外活动时,户外的音乐声、孩子的嬉戏声交织在一起,这时老师若手摇铃鼓或吹响口中的哨子,幼儿会马上停止自己的活动集中在老师的周围。
D、有创造性地听。
孩子的想象力和情感被听到的内容所激发,并能自发地、自由地用话语及动作或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音乐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幼儿听完音乐后,讲出音乐曲里面都有些什么(如:士兵等等…
…),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再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还可以讲一段故事如《狼和小羊》,幼儿听后先说说故事情节,在讲的基础上,再让幼儿用笔画出故事来。
E、理解性地听。
幼儿对所听的内容有所理解、评价,并能做出决定和形成意见。教师为鼓励幼儿做到理解性地听,常常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同时说话,会是什么样子呢?”、“大家都想到卫生间去,该怎么办呢?”教师要求孩子认真思考,想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方法
(2)掌握培养孩子倾听的技巧,加强孩子讲、说的能力。
首先,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日常活动中,一些孩子因不注意倾听或
不耐心倾听老师的话而无法按要求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利用相关的形象生动的故事或情景表演,结合孩子日常的行为表现,让幼儿知道不耐心倾听、随便插话所带来的后果,明白只有耐心、安静的倾听,行为才不会出错。其次,给孩子创造倾听多种声音的机会,帮助孩子分辨不同的交通工具或动物发出的声音、不同的物体相互碰撞产生的响声、不同的字与词的发音等。最后,要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倾听,能够边听边思考问题。如:讲故事之前,我们可先向孩子提出问题: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有些什么小动物?……然后再给孩子讲故事。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各种感官通道,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能力。
方法.
(3)在日常生活中听记指令
除了运用一些集体游戏进行练习外,还可以把大量的练习安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午睡起床时,通过反复播放录音让幼儿进行听记:“先穿上衣,后穿裤子,再穿好鞋子,整整齐齐,走出卧室”。日积月累,通过不懈的训练,幼儿倾听的能力将上一个新台阶。
(4)家园一致共同进行听力培养
听力培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互相沟通、互相配合。作为教师,一是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介绍我们的听力培养计划和具体内容,希望家长对幼儿听力培养予以重视。二是为了使幼儿的听力培养延伸到家庭,对家长进行听力培养的方法指导。比如:要求家长必须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接受听力培养,如玩“打电话”游戏时,先由妈妈在孩子耳边轻轻转告爸爸,最后由爸爸大声地说出这个词或这句话。只有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采取正确的培养方法,在各种亲子游戏和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听力,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最后,我想表达一个观点: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
会听别人交谈,掌握与别人交谈的方法对幼儿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在幼儿学习与他人交谈的时候,倾听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行为能力,倾听是幼儿学会谈话的第一步。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们小班幼儿,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与人交流时,不注意他人的讲话或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二是有些儿童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老师和小朋友的沟通。
要通过倾听能力的培养,帮他们在与其他幼儿和老师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友好的礼貌态度,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总之,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良好倾听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小班就应该开始的。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并真正体现面向全体的教育。
让我们共同携手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