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作室计划和总结 |
刘家胜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河源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精神和河源市教育局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中学班主任教育素养为中心,以提高班主任德育途径研究为重点,以理论学习、主题班会课例和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基地,按照“务实、有效、创新”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班级管理、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高效性,切实推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品德佳、素质优、效率高、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服务源城,服务河源市。
二、组织管理
工作室日常管理由挂牌名班主任刘家胜负责,接受市、县教育局对工作室的督察,由教育局协调管理涉及工作室的有关外事工作。
1.专家顾问:
黄天进(紫金县教育局副局长)
黄铎(紫金县教育局师训办主任)
刘子增(紫金县附城中学校长)
李杏芳(广东省名班主任,河源中学办公室主任)
巫剑波(紫金县附城中学德育副校长)
周志明(紫金县附城中学德育主任)
2.分管领导:巫剑波(紫金县附城中学德育副校长)
3.挂牌名班主任,简介如下:
刘家胜,工作室主持人,紫金县附城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曾经荣获市、县“先进班主任”称号。刘老师一直潜心探索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积极主动承担各级各类主题班会公开课,在如何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工作室成员:工作室成员由来自河源市各中学的优秀班主任组成,由主持人与成员双向选择而来。工作室成员应参与工作室组织的报告交流、班会课、外出学习、课题研究等工作,费用由工作室以及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承担。成员简介如下:
黄
赖家明
李小强
邱映兵
5.工作室学员(待定)
三、工作目标
1.工作室旨在扩大名班主任效应,引领一批优秀班主任教师在规范管理班级的基础上,向个性化发展,创建特色班集体,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2.工作室将吸纳市内中、青年优秀班主任,根据成员各自特点,提出发展性的定位建议,并予以积极指导,努力促其在原有基础上成为更高级别的优秀班主任,使工作室真正成为优秀班主任成长的摇篮。
3.工作室将以紫金县附城中学为基地,按市教育局要求,完成本区域骨干班主任的培训任务。
4.工作室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团体功能,通过理论学习、听课评课、案例研讨、课例研究、学员论坛、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积极有效的研究,努力探索适应中学班主任德育新途径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并加以推广应用。
5.通过工作室主持人和专家顾问的专业引领,在中学班会课教学、班级建设、德育新途径、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培养工作室成员的各项教育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促使他们成长为科研型的优秀班主任。打造全市中学优秀班主任群体,形成名优效应。
6.通过工作室全体人员1年时间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本工作室在市内的影响力及辐射功能。
四、工作要求
1.工作室的每位成员应结合工作室的1年规划,写出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2.工作室将确定一个本工作室成员共同研究的课题,每一个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工作室将在两年内至少完成一项科研课题,形成一批科研成果。
3.工作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区级或市级班主任工作交流展示活动,形式可以是报告会,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班会展示课,班主任工作论坛等。
4.工作室成员应协助所在学校政教处完成每年的校本培训、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5.工作室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性主题班会或指导相关的年轻班主任上一节主题班会,至少撰写一篇班会课例或案例。
6.工作室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读两本班主任工作方面专著,至少撰写两篇读书笔记,一篇教育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或市级以上获奖。
7.工作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阶段性工作汇报会,加强沟通、交流、学习。
8.每学期末,工作室每位成员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及交流。不断完善“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机制。
五、工作措施
1.采用导师培养制度。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根据每个成员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形式、研究专题、考核要求等,每个成员确定自身的研究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
2.聘请大学教授、有名中学特级教师、资深中学优秀班主任等专家为工作室的顾问,以提升专业引领水平,切实提高学员的业务能力。
3.通过撰写和发表德育论文、德育案例、主题班会课例等,出版著作、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培养,提高学员的学术研究水平与能力。
4.根据成员自身特点确定课题研究专题,制定自己的研修计划,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
5.建立工作室网站和博客,在网站进行交流、互动,以论文或叙事方式记录教育管理的点滴成功之处;工作室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共同研究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困惑。
6.举办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管理专题讲座,开阔学员视野,提高班主任理论素养。
7. 带领全体学员阅读新课程理论、心理学及教育教学创新等方面的专著,写成读书笔记、博客进行网上交流研讨,推荐或互荐优秀著作。
8. 通过示范课观摩、说课、评课,学员论坛、经验交流、外出参观学习等实践研讨活动,落实教育理念,改进管理行为。
9. 通过多种方式,检测成员的学习能力,展示学习成果,如课题、案例、论文等。
六、第一学期(2013.2-2013.8)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 |
活动内容及形式 |
负责人 |
备注 |
2013.3 |
2.讨论工作室学期安排,成员制定学期学习计划 |
刘家胜 工作室成员 |
|
2013.4 |
1.学习《名班主任工作室章程》和《名班主任工作室规章制度》 2.讨论并确定德育研究课题 3.撰写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
工作室成员 工作室成员 刘家胜 |
|
2013.5 |
1、 2.团队建设活动 |
工作室成员和学员 刘家胜 |
|
2013. 5 |
1.专题报告 3.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 |
李杏芳 工作室成员 |
|
2013. 6 |
1.班会课观摩 2.与李杏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交流学习 |
黄彬主讲 |
|
2013.7 |
1.学员班会课 2.班主任论坛 |
待定 工作室成员和学员 |
|
2013.7 |
2.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 |
工作室成员和学员 工作室成员 |
|
2013.9 |
1.专家讲座或观摩考察 2.班会课同课异构 |
待定 |
|
2013.9 |
1.名师德育讲座 2.读书会,谈读书体会 |
待定 工作室成员 |
|
2013.10 |
1.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及展示 2.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 3.成员汇报课展示暨送教下乡 |
工作室成员和学员 工作室成员 工作室成员 |
|
2013.11 |
1.班主任专题讲座 2.班会课同课异构 |
待定 |
|
2013.12 |
1.读书会,谈读书体会 2.学员汇报课展示暨送教下乡 |
工作室成员和学员 工作室成员和学员 |
|
2014.1 |
学年工作小结 |
|
|
刘家胜名班主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