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战之16手开局方案借鉴

(2014-01-02 17:38:48)
标签:

杂谈

采用了16手开局的战术。通过分析,感觉此战术适用性比较广,前期扩权益能力比较强,所以被我戏称为万金油式打法。在此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下,集思广益一起讨论完善,看看到底是万金油还是打酱油。

首先说一下此战术的思想。对于经营来说,无非就是两个方面:开源、节流。开源的关键包含广告技巧和销售量;而节流就是如何保持最低的成本费用。而这个战术的灵魂就是通过采取16手的方式,以尽可能低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费用,制造出尽可能多的产品,配合足够好的广告技巧,做到前两年积累足够多的优势,积累权益;第四、五年换线兑变,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这个方案的关键点在于P1。如果市场第二年P1单价很差(例如平均单价低于50)、或者预感P1市场很挤的话,不适合使用此方案。此外,还要分析市场的走向,根据市场预测决定产品转型方向。

下面是方案介绍:

第一年:第一年不建线,只做产品研发。点满P1的研发是必须的,然后需要根据对市场的预测,决定将要转型什么产品,投入相应的研发费用。一般来说,研发费用不要超过50,如果第二年转型的产品成本较高,还需要国际市场的投资,因为第五年少个市场问题不大,第二年少40资金则有可能断流。

第一年费用:管理40 研发50 市场费用65=155

第二年:广告费以能拿到16个P1为主,根据市场预测以及间谍信息,以60-80为宜。如果P2利润高于P1较多,可以考虑第一年的研发费用是P1\P2,第二年的广告费用根据预计选单情况自行决定。一季度租4大厂房,上16手工线,同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投入研发。根据第三年的竟单及市场,决定第三季度需要产什么产品。在这儿一定要注意,就是资金是否足够,因为本年第三季度结束之前没有应收款可以贴现。所以,一定要综合计算到底需要产什么、需要投入多少广告。以纯P1为例:

第二年费用:管理40 广告65 厂房168 市场40 维修80 市场费用55=448

利润:16*36=576

所以,第二年权益在570左右。

第三年:第三年是产量暴增的一年,并且比赛往往在第三年有竟单,而本方案的16个一交期的产品对竟单的意义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配合合适的广告,第三年卖光产品问题不大。需要注意的是,选单往往有不确定性,所以第一季度的生产可能会和预期有一点点差异,所以三年一季度的材料入库需要有一点点回旋的余地,我一般是会保留两个左右的产品的原材料的剩余,在第三季度消化掉。

第三年费用:管理40 广告200 厂房168 维修80 折旧160 研发40 市场20 财务费用120=828

利润:32*45-828=1440-828=612

所以,第三年权益在1000左右。

第四年:经过第三年的积累,第四年开始需要换成柔性线。按照平滑过渡的原则,第四年和第五年各换8条。需要注意的是,手工线在第三年第三季度仍然是16条全产,第四年一季度产品入库后,卖掉8条手工线换柔性线,其余8条继续生产。这样,第四年有24个产品可卖,不会因为换线而过分的被动。对于一般人来说,第三年很少有人建线,第四季度24的产能=6条自动线,足够比一般人产能高了。

第四年费用:管理40 广告160 厂房168 市场10 维修40 折旧80 研发40 损失(挖线)160 财务费用160=858

利润:24*45-858=1080-858=232

所以,第四年权益在1150以上。

第五年:按照正常情况来说,第三、四两年的积累,足够支持第五年的换线的资金。第五年年初挖掉8条手工线,换上8条柔性线。本年产能8 24=32。

第五年费用:管理40 广告200 厂房168 市场10 损失(挖线)80 财务费用160 维护费160=818

利润:32*42-818=1344-818=526

所以,第五年权益在1530左右

第六年:一般网赛到第六年市场就变得相对宽松了,加上第六年的竟单,所以产量高者得天下。16条柔性线,32 24=56的产能,足以再来一波不小的爆发。至于到底能爆发到什么程度,就自己估量去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第六年费用:管理40 广告350 财务费用260 维护费320 折旧费640=1410

利润:56*??=????

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