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流程(原创)
(2015-01-08 05:31:27)
标签:
教育原创 |
分类: 英语教学 |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流程
一、对话课教学分析
对话教学也就是每个单元A、B两个部分的Let’talk部分,它是一个浓缩的情景会话,目标句型突出。为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的机会,最为重要的是这一部分几乎都提供了可供替换的内容。
二、教学流程
(一)热身:
目的:创设英语进修氛围,引发学生进修英语的兴趣,以旧带新,为新课进修做铺垫。
常用方法:1、听可以听歌曲、对话、简短的英语故事;
2、唱指唱英文歌曲;
二、呈现新知
PEP小学英语教材中诸如数字、颜色、食品、学科、课程、爱好、季节、问路等话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要抓住对话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通过多种手段导入话题,让学生在真实或半真实的语境中感知对话文本。
英语对话课的导入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谈话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是指在新课呈现之前,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使用英语进行自由的交谈。
2、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即以旧带新导入法,它是指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生创造传授新知识的契机并自然引入话题。如何以旧带新,用旧知识为本课新授内容作一个铺垫,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授内容上。今天程老师这堂课的导入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先是复习了几个学生学过的方位介词,然后通过单数的Where is……? Is it in/on /under……? Yes, it is. No, it isn’t.过渡到复数的形式;Where are……? Are they……?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这种前后衔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自信、更积极地走入对话文本。
3、设疑导入法。在导入对话时,教师可以根据对话的内容向学生巧妙地设置疑问,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在导入时间的表达时,有位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让学生猜测“What is it?” “It’s a playground, I think.” it’s a sun.”“Maybe it’s a plate.” 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这时,教师简单几笔,在大圆上依次添上了数字12、3、6、9和长短针。“It’s a clock.”随着谜底的破解,教师自然导入对话主题。
4、情境导入法。情境是语言发挥其交际功能的场合,设置恰当的情境能使学生更真切地理解语言材料。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同样,对话也是如此。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使用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在对话的呈现上常用的方法有:
a、用真人、实物巧设情景
真人、实物是创设情景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最有效的对话教学方法。
b、利用图画等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创设情景
对于那些不便带进课堂的实物,我们可以采用图画、模型、地图等教具或幻灯、录像、电视等电化教学设备,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面。例如:学习关于旅游的对话,我是这样设计的。
T: Let’s start our journey in China. Visit China. OK?
Ss: OK.
(然后播放有关具有京剧的剧照和曲调,随着京剧的旋律出现的还有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长城等图片。)
T: Which city?
Ss: Beijing.
T: Who will go to Beijing with me?……
(然后,引导着孩子们开始了北京之旅,学习关于travel的对话。)在我们的课堂中,现在用得最多得也是这种方式,用图画等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而且还更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想像力,并以此强化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并使用英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