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铭熹宝典作者铭熹妈妈的原创分享。如果您觉得铭熹宝典的文章有价值,请添加微信公众号:铭熹宝典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家长群中,请关注儿童教育,支持原创!!
人在出生时就已经具备明显的听觉能力,“听觉训练”是蒙台梭利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感官教育内容之一。
据科学研究证明,新生儿不仅能够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
还有人发现,新生儿在听成人说话时,能准确地使自己的身体运动或动作的节律与成人语言的节奏相吻合,这种对人类语言的同步反应能力能够激发父母与婴儿进行“语言交往”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为其学习和掌握语言提供良好环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听觉的敏感性,语音听觉功能以及音乐感知能力也就不断提高。在12-13岁以前,儿童听觉的敏感性一直在增长,成年以后听力就逐渐下降,年老时,高频部分的听力逐渐丧失。
那么,怎样在家中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呢?今天,我就给铭熹小朋友设计了一个听觉练习中声音的辨别“工作”。
准备材料:杯子、小碗、筷子
http://mmbiz.qpic.cn/mmbiz/BzhGmyYvb05x08jE7IurMQq0G6W8VMlicTP6Tdp3Wl2EnjCVleyQYm5rIPzm2AmLeF67UkNiaRlU2IkqvhRNBpJg/0
操作过程:
我先介绍声音的产生,告诉她两物体在空气中触碰,有振动产生,才会产生声音。我示范拍手,拍地板,让她跟着我一起做。然后我用筷子敲碗和杯子。敲出声音的时候,她开心地笑了,急着抢我手中的筷子:“我来做,我来做。”
我示意她安静:“等一下,我们再来听听。”我继续敲敲碗告诉她这是碗的声音,敲敲杯子指出这是杯子的声音。她接过筷子一边敲一边模仿我:“这是碗的声音,这是杯子的声音。”
“现在我们戴上眼罩,来听听哪个是什么声音,好不好?”我给她戴上眼罩,一开始敲得声音比较大,她马上就能准确地辨别出碗与杯子声音的不同。后来,我敲的声音越来越小。她有时会分辨得比较困难。当她回答错误时,我会再多敲几遍,让她仔细分辨。
http://mmbiz.qpic.cn/mmbiz/BzhGmyYvb05x08jE7IurMQq0G6W8VMlicb7slfgmQ613miaxHfWevwE5YzjAQ4QuOwWs39PSA3IuibjpmthDkX4Ng/0
铭熹小朋友对这个工作表现得很感兴趣,还主动要求和我角色互换,让我戴上眼罩,她来敲,我来分辨。我每说出一种声音,都问她:“妈妈分辨对了吗?”她开心地笑着回答:“对了。”
整个工作坚持了20多分钟,铭熹小朋友一直都处于兴奋状态,对于声音的分辨也掌握得十分准确,对于“小老师”的角色更是乐在其中,很有成就感。
接下来,我又拿来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往杯中倒入不同水位的冷水。然后,我按杯中水从少到多的顺序在每个杯上敲一下。然后再从多到少敲。敲完一组问她:“声音一样吗?”她答:“不一样。”
我一个一个敲,同时告诉她:“水越少声音越低,水越多声音越高,而且是逐渐升高的。”我分别敲击,铭熹小朋友很快地指出哪个高,哪个低。
接着,我边敲边唱出:“do、re、mi”音阶,清楚地让她分辨其中的变化。“do、re、mi、mi、re、do......”她开心地笑了,也开始跟着唱,还伸出小手也要敲。她一会儿按顺序来回敲,一会儿打乱敲,还自得其乐地唱起了“小毛驴”。http://mmbiz.qpic.cn/mmbiz/BzhGmyYvb05x08jE7IurMQq0G6W8VMlicdXdicuOMM87cDWmAo4qyXWRia199c5QowHTZDG8E9G4ss2ekLAYeJtKg/0
让她自娱自乐了一阵,我又让她戴上眼罩练习盲听。一开始她总是判断错误,慢慢的,她就能听出高音低音的区别了。我戴上眼罩和她玩角色互换时发现,听的时候必须非常专心,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耳朵上,即使这样,她有时候一个杯子重复敲好几次我还会判断错误,大家可以试一试,真的是很有难度哦。
另外,如果家里的宝宝比较小,建议给宝宝播放不同的音乐来训练。比如,弦乐转换成打击乐,器乐转换成声乐,男声转换成女声,注意观察孩子在转换时的表情变化。如果突然变得安静或不耐烦了,说明他听出不同了。
适当地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对孩子以后的听觉敏锐性和感受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训练的基础上还要保护好孩子的原有听力。
这就需要我们注意:
1、孩子在睡觉时尽量保持室内安静,走路、开关门这些日常生活的声音只要不是太吵,都不会对孩子有太大的影响,但是我强烈建议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小一点、再小一点。
2、适逢过年过节,要关严自家的门窗,防止突然的鞭炮爆炸声损害孩子听力。
3、不要给孩子掏耳朵,以免以手伤害隔膜。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睡着了什么都听不见,有的家长还会不以为然地说:“我的孩子越是在吵的地方睡得越香。”然而,据科学研究显示,长期处于喧闹嘈杂环境中的孩子,听力很容易受到损伤。
如果一个较大的孩子或成年人患有轻度至中度的听觉损失,通常比较容易发现。患者在说话时可能会比一般人模糊或是声音更大,他可能会出现反应慢或是听错话的现象。然而,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不会出现这些很容易发现的迹象。因为,人们不会期望一个婴儿能像普通人一样清晰地说话或是很好地听懂语言。
听觉是人重要的外部感觉之一,而0-3岁是感官发展的关键期。蒙台梭利博士说:“儿童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觉的具体材料,幼儿的思维常为感知觉所左右,儿童的情绪和意志行动也常受到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对儿童感觉器官的培养。”
【版权声明】此文为
铭熹宝典
作者铭熹妈妈的原创作品,文中图片及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生活,因涉及到个人隐私,请任何媒体(含平媒、网媒、电视广播及微信公众号)使用前,务必与我联系。读者交流、授权、及商业合作,请邮件联系:dmx_0110@sina.com
http://s11/mw690/004cPvCCzy6MO9yI1Si4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