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手制、硬弓组合、软弓组合、掌板、帮鼓、下手、打位、头架、八叉

(2020-05-26 19:38:38)
分类: 粵曲知识

十手制、硬弓组合、软弓组合、掌板、帮鼓、下手、打位、头架、八叉



十手制
      棚面的分工形式。本地班形成以后,粤剧乐队逐渐丰富,分工也渐细致,开始为“十手制”, 即:
      上手:吹箫、笛或操月琴,负责定弦。
      二手:吹箫、笛或操三弦。
      三手:操二弦或司大钹。
      四手:掌板(司鼓)。
      五手:司大锣。
      六手:司大鼓,夜场兼操二弦。
      七手:司小锣,文戏顶替掌板,日场武戏顶替大鼓掌打闲场戏。
      八手:操提琴,日场替三手司大鼓,夜场有时兼司小锣。
      九手:吹箫,日场顶替上手或二手,头场顶替五手。
      十手:替手,日场顶替五手、六手,夜场顶替二手、八手。
      后来增加了短筒、长筒和扬琴,改制为十三手。这种传统乐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及分工被一直沿用下来,未有多大改变。
 
硬弓组合
      梆黄时期棚面组合方式,俗称“五架头”。以二弦为主奏乐器,配以竹提琴、三弦、月琴、横箫。二弦不换把位,曲调常迂回八度之间。
      硬弓组合在粤剧中,多伴奏高亢激越的唱腔,如霸腔等。
 
软弓组合
      梆黄时期棚面组合方式,俗称“三件头”。以高胡为主奏乐器, 配以扬琴、秦琴、洞箫、长筒。高胡的演奏技巧比二弦有了很大的提高,曲调向高把位发展,扩大了音域。
      软弓组合在粤剧中,多伴奏稍为平和抒情的唱腔,如平喉、子喉的唱段。
 
掌板
      鼓师。又称“打锣”或“抓竹”。掌板手持鼓竹,击板、鼓以指挥下手敲击锣鼓及整个乐队的演奏,配合演员进行表演和唱念。
      与兄弟剧种不同的是,粤剧掌板师傅用于敲击的乐器比较繁多,有木鱼、双皮鼓、沙鼓、堂鼓、战鼓、大鼓等等。
      在全剧的演出过程中,掌板师傅对全剧节奏的掌握,对气氛的制造和配合演员的表演起着重要的作用。
 
帮鼓
      协助掌板的乐手。粤剧演出中,锣鼓异常丰富、复杂。某些场面如大战时,击乐演奏时间较长,气氛热烈。为保证锣鼓的连续不断及场面气氛的保持,此时,帮鼓师傅位于掌板师傅旁,以相同鼓点敲击大鼓,起帮一把的作用。
 
下手
      行内对司职锣、镲的乐手的统称。
 
打位
      行内对掌板、帮鼓、下手一众敲击乐师的统称。
 
头架乐队
      领奏乐师。主操二弦、高胡、小提琴等乐器。演员演唱时,头架运用“随”、“齐”、“引”、“托”等手段,在起、承、转、接上进行领奏。
      在间场音乐或气氛音乐演奏中,头架主奏引领。
 
八叉
      行内对乐队所有人员的俗称。粤剧乐手,在行内被尊为“师傅”。父、傅同音,“父” 字拆开便为“八叉”。故有此俗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