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粤曲研究
粤曲研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56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黄、二黄首板、二黄倒板、二黄慢板、二流、二黄滚花、叹板、二黄煞板

(2020-05-08 18:13:14)
分类: 粵曲知识

二黄、二黄首板、二黄倒板、二黄慢板、二流、二黄滚花、叹板、二黄煞板




二黄
      戏曲主要声腔之一。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经外江班传入广东,并受其影响,于清同治年间发展成为粤剧的一大声腔体系。粤剧二黄之演唱旋律,以“合”、“尺”为骨干音,以正线定调,男、女同腔。此外,还有“乙反”、“反线”唱法和“大喉”唱法。二黄的唱腔特点是细腻悠扬,缠绵悱恻,变化较大。
 
二黄首板
      二黄板式。又称【合尺首板】。唱词基本格式为“十字句”和“首板一句”两种,只有上句而没有下句。其节拍为散板。唱时一般起锣鼓及板面,分三顿演唱,每顿穿插锣鼓和过门,也称【大首板】。亦可以不分顿,一句唱完。
 
二黄倒板
      二黄板式。简称【倒板】。其句格为四字至八字的唱词一句,只有上句而没有下句。节拍为散板,唱时一般起锣鼓及板面,一句唱完。
 
二黄慢板
      二黄板式。简称【二黄】。唱词基本格式为八字句和十字句两种,可加活动句,有严格的上下句结构。节拍为“一板三叮”,中叮起板面,也可不起板面而“秃头”起唱。唱时一般板起板收。【二黄慢板】各种“喉”及各种速度的【二黄慢板】均有相同的起板和不同的过门。【二黄慢板】有“反线”、“乙反”和“长句”的唱法。【乙反二黄】中还有三、四顿连起来,中间不过门,第四顿唱腔短缩,且句末过序不同的【滴珠二黄】。
 
二流

      二黄板式。其唱词基本格式为七字句,有严格的上下句结构。其节拍为“一板一叮”,板便板收。快速演唱时为流水板。各种速度的二流有相同的板面和过门。【二流】有“乙反”、“长句”和【大笛二流】等唱法。
 
二黄滚花
      二黄板式,又称【合尺滚花】。“二黄滚花”唱词基本格式为七字句,有严格的上下句结构。其节拍为散板。唱时一般起锣鼓及板面,每顿唱完穿插锣鼓和过门,也可不起板而秃头起唱。各种【二黄滚花】起板相同而过门各异。【二黄滚花】还有“乙反”唱法。
 
叹板
      二黄板式。【叹板】唱词基本格式为七字句。有严格的上下句结构。其节拍为散板。唱时一般起板面(锣鼓可起可不起),每顿唱完必须过门,过门后接唱。【叹板】还有“长句”唱法。
 
二黄煞板

      二黄板式,又叫【煞科腔】。通常在全曲结束时使用,只有下句没有上句。其板路为“一板三叮”,板便板收。节奏中快速。唱时没有起板, 一槌锣鼓后击节两下(的的) 或衬以“工工”两音便起唱。【二黄煞板】唱词基本格式为十字句,并有固定旋律,使用时要填词演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