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记》之
《赋咏白头吟》
苏翁撰曲
(本曲根据叶幼琪·蒋文端版本编辑)
相如【织出彩虹万里长引子】
谁愿恩情随水誓,旧欢难忘情未废。(音乐襯白)我司马相如,文章有价,一赋长门,深得陈皇后器重,正待衣锦还乡,忽见有白头吟一赋,是文君闺怨之作,这一来嘛…(唱曲)回念往日旧情浓,一切未堪全尽毁,万点情泪暗地为郎啼,千缕恨你莫怪好夫婿,恩恩爱爱怎有意弃娇妻呢?今世但愿共渡效玉燕栖,是情孽满身偏多恨,险些差错害你难为还巢燕,归家于此际。冷落红楼梦觉今晚,重把相思计,不怕梦断了西厢,结垒错啣泥,冷冷残梦,寸寸相思,约誓不教负爱妻,咫尺画阁花掩闭。
卓文君【文君怨】
(引子)秋露清晖,木萧萧雁未知归。(曲)霜染清鬓,容光老,轻叹赏心乐事违。犹记和风翠柳,一阙清歌惊世,三生共证,梦随鸳鸯花月迷。郎情妾意花开并蒂,绾结生死契。拨弦弄轸拭徽,孟光举案眉齐。题桥诉志,长亭置酒,愿郎匡国维。燕往未回,弃秋扇,痛情替,听鹃声,太凄凄,嫁娶休再提。十年讯杳,十年信渺,一朝忘我为,白头怨句,白头怨句,相思泪血题。
相如【反线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生楔白:文君,文君呀!旦:喺你呀)
相如【乙反哭相思】啊…妻呀!
相如【乙反长句滚花】
一角小红楼,几段曲栏砌,半灭烛光风摇曳,万般恩爱未忘遗,十载依稀留眼底,一朝残梦,觉痴迷。唉!千点红泪碎郎心,代抹泪痕,相安慰。(生:妻呀!旦:你、你行开)
文君【乙反长花下句】
痴心已枯,痴情已毁,早上胭脂和泪洗,晚来孤影自凄迷,望天涯,天涯路长长无际,盼青霄,青霄茫渺,渺云霓。神前烧尽了断头香,为把你孽账消除,顶尽礼。
相如【四季相思】
一曲凤求凰,联婚缔,双星天际银河相映辉。
文君【接唱】
旧盟约,成虚废,雁杳鱼沉,恨郎你心太亏。
相如【接唱】
京师一去后也重有还巢日,谁愿负心,负恩负义寒盟誓。(生楔白:我岂是负义之人呢?!)
文君【接唱】
恨恨恨煞瑶琴梦,错听夜半琴,差错失足失到底,我被爱迷。
相如【接唱】
瑶琴情弦难更替,好夫婿,抛妻千里为博荣华贵。(生楔白:我为博荣华,累妻你受苦了!)
文君【接唱】
荣华似浮云何足贵,伤心妇,忍教夫婿十年京师去。 (生楔白:唉!文君,真亏你咯!)
相如【乙反中板】
长亭一阙别离歌,唱不尽夫妇断肠伤心事,飘飘红泪,湿遍绿草离离。非是重利轻别离,独惜司马题桥,耻作沦落青衫,唉!长不第。千里赴京华,仍旧是文章憎命,始信天阶有罗网,羞煞荣华归。(转乙反七字清)他乡念娇,人难慰。形孤影只,更悲凄。酒痕难将,泪痕洗。霜天承恨,压天低。
相如【乙反滚花】
犹幸一首《长门赋》,每字值千金,才将锦绣才华,鸣于世。
文君【白】
才呢?!就原是好文才,之但喺德,就却非君子之德嚹!
文君【秃起梆子慢板】
你一自《长门》声价重,浑忘红袖添香时,贫贱之妻你纵能忘,宁不念我贴尽钗环助你蓝桥攀丹桂,当炉卖酒,贱如泥。
相如【接唱】
书生薄命有谁知,好事从来多劫苦,几回掩袖徘徊,可怜我沾衣,雪涕。
文君【接唱】
旦夕盼春归,盼得春来燕未来,空镇日多情留恋,郎何薄幸,胡为。
相如【唱序】
沧桑有劫,今再相聚,倾心诉腑肺。
文君【接唱】
不想再听说谎话,月缺人离愁莫计。
相如【接唱】鱼沉万里云雁杳。
文君【接唱】
是京师风月目半迷,万朵红薇和绿柳,伴新贵。
相如【接唱慢板】
月潇潇南宫雁两声,月明明珍珠帘静,锦阁烟深水满楼,阳台下云停,雨滞。(旦:哼!谁信你呀!)
文君【昭君怨】
薄幸榜为你题!(生楔白:唉,文君妻,为夫几曾有变呢?)《长门》有价,大富大贵你便弃妻,你欺心变心太胡为。(生接唱)恩深爱重怎抛弃,情莫弃。 (旦接唱)你京师远去,我青春已逝去,万恩千怨问你怎生计。(生接唱)唉!风侵雪掠,异乡沧桑客,寸心未有亏。(旦接唱)风声雨声是讯息,已尽知,你寄居茂陵内有佳丽。(旦楔白:茂陵之中,你不该另寻新侣呀)
; (生接唱)凄风客馆,我是寄居在茂陵。
(旦楔白:啊,到底你都承认嚹);(生楔白:文君妻呀,一度思家一惘然,天涯度日更如年。哪能一滴金莖露,救取文园渴吻煎。是为夫忆妻成病,病倒茂陵呀妻呀);
(生接唱)是茂陵艳女把羹药喂,不教身丧异客地。(旦接唱)明艳茂陵女,美色压俗世,我未尽信你美色目不迷。(生楔白:唉,茂陵女子,虽云绝色,更料非我所存,焉有二色之想呢);(生接唱)客地秦楼负了良缘蝶作媒,冷落红袖拒婚缔。(旦接唱)你甘为浓情拒婚缔?(生接唱)今夜重见、重见、重见呢喃燕再归。
相如【白】
文君,今夜重回,为夫身伴那有茂陵女子呢。
文君【白】你、此话当真?!
相如【白】当真!
文君【白】唉吔,咁为妻怪错你咯。
文君【七字清中板下句】
寻旧侣,紫燕再啣泥。花放合欢,莲并蒂。看双星,今宵同梦,鹊桥题。总算未负一曲瑶琴,盟和誓。(生接唱)清秋夜,素手再相携。此后莫信浪传,红叶计。绝塞风霜,把耳目迷。愿今夜同指,星河誓。(旦接唱)莫教白头吟,(散)笑语无稽。
相如【反线渔舟唱晚】雾去朝晖现。
文君【接唱】远峰隐半窥。
相如【接唱】看清影玉貌。
文君【接唱】红袖瘦半围。
相如【接唱】妙韵莺声转,纤纤舞腰低。
文君【接唱】一曲凤求凰,桂香飘院砌。
生旦【合唱】
绵绵爱意,夙昔志莫违。双星共誓,前盟犹未废。愿作花间蝶,醉彼双燕栖,一首白头吟,爱歌谱千世。
曲终
名词浅释:
弄轸拭徽
曲中句“拨弦弄轸拭徽”,某些人未加细究,以为是“拭徵”,误会老倌唱错了,一如《一曲凤求凰》的“徽声”样,徽声是美好的声誉,而“徽”则是琴身音阶的标记。
“轸”既有枢纽转动的含义,故“轸”又借指“琴柱”。琴柱之结构正是柱在枢中转戾而调较琴弦之松紧。
古琴,多漆为黑色,又多在琴身镶嵌十数个音阶标记。这些标记就叫“徽”。故“徽”训“记”,又训“标”。为使徽记明显,故制琴人多用白玉(或贝壳)小圆片镶嵌于琴身,为黑白分明也。古琴琴头、琴尾及琴边镶嵌七色珠宝美玉,此古琴之徽又称为“玉徽”。
题桥诉志
成都北十里有座升仙桥,当日司马相如初入长安,自题励志于桥柱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后经努力,果得衣锦荣归。
长门赋
《长门赋》,可以说是司马相如最著名的一篇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其序言提到西汉司马相如作于汉武帝时。据说是受了失宠的陈皇后的百金重托写成。武帝读后,大为感动,陈皇后遂复得宠。由于序言提及武帝的谥号,司马相如不可能知道,而且历史上武帝对陈皇后也没有复幸之事。此外《史记》中未记载此赋,赋中又曾提及武帝时期尚未传至中原地区的孔雀。所以《长门赋》被认为可能是后人伪作。
金莖(茎粤音:亨)露
金茎是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金茎露即承露盘中的露水,传说将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