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念》:与自己心中的恶魔握手言和

(2015-05-07 15:41:34)
标签:

情感

http://s3/mw690/004cGYvqzy6S54D9VXs32&690


“过去的故事 已难说清楚 想写一个结束 让它渐渐模糊”

看过电影才知道,《念念》同名片尾曲里的这几句歌词,能很好地诠释电影。一个人,如果一直背负着过去,脚下的路就无法前行。没有释怀的回忆,压得人走不动。在意的介怀的,爱过的恨过的,不动声色,在心里慢慢累积,终结成一个坚硬的块垒,块垒中藏着小恶魔,在午夜梦回间,跳出来搅乱你的生活,让你无法安宁。《念念》讲的,便是与恶魔和解的故事。

片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有心结,梁洛施饰演的育美是个阴郁敏感的画家,她的哥哥育男因为母亲与妹妹当年的不辞而别耿耿于怀,始终觉得妈妈不爱自己;育美的男朋友阿翔(张孝全饰演)患上眼疾后再也无法做拳击手,因此痛苦万分,他始终记得父亲在年幼时说过会回来和他一较高下,却再也没有回来;而育美自己,因为母亲带自己离开家后,又难产致死抛下她一个人独自长大,一直难以释怀。童年的残缺,让长大后的他们无法安然正常地生活。想不明白,又躲避不了。被痛苦的藤蔓缠绕,却找不到解脱的方法,在与自己和解之前,总是手持痛苦的执念。

育美和阿翔都是孤岛,他们受困于自己的往事,自己都挣扎不开,更无力去拉对方一把。所以,育美在黑夜看到没有影子的人时心生恐惧,打电话给阿翔,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安慰,只得到无尽的失望。阿翔因为眼疾面临不能打拳的困境,哪有心思再顾及女朋友的恐慌?育美不告诉阿翔自己怀孕了,阿翔不告诉育美自己的眼疾,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痛苦纠结,难以解脱。一个人如果无法和自己好好相处,又怎么可以和别人相处下去呢?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不过是为对方增加更多的痛苦罢了。

影片用了幻象的方式来消解矛盾,育男在父亲去世那晚,幻象看到了母亲,与母亲家长里短,从一些小细节里,看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从而彻底释怀。阿翔在失去拳击手资格后去到海边,幻象遇见了自己的父亲,终于和父亲打了一场,彻底放下过去。育美在自己成为母亲之后,经历了为别人接生的过程,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不再怨念。这是一个好的结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些巧合,并没有幻象出现,能让我们焦灼的内心得以有仪式性的释然。我们需要更加地勇敢,更加顽强而持久地对抗自己,对抗自己的过去,才能勉强完好地过完剩下的一生。我们会更加疲惫,又别无选择。如果可以的话,这样的幻象,我们要自己为自己创造,过不去的时候,构造一个仪式,郑重地告别,或许沉重的过去真的能减轻一点。做足了放下的架势,也许就真的能放下。

导演张艾嘉说,这部电影是她对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思考。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何其重大,很多时候,它都悄无声息,仿佛并不存在,可却深入骨髓。生活继续在走,与父母的关系带来的影响,如空气一般,围绕在生活的丝丝缝缝中,难以察觉,又如此重要。父母撒手人寰,带来的影响却是一辈子,应了那句歌词——“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成长过程中,我们很多次,很多个阶段,都忽略了父母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以为长大了,以为可以自力更生了,便不再那么需要父母,不再那么需要家。长得越大,可能越能明白,人在世间,不管身边有谁围绕,都是永远独立而孤独的个体,人来人往,来了又去,渐渐不值一提,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无所依附。而父母,是唯一永远的依靠。是精神上,心理上,每个细胞里,每个自己的样子里,都刻画着的深刻的痕迹。难以看出,又无处不在。这时候我才知道,只有与父母和解,正确地与他们交流爱,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才能去爱别人。这个影响是既定的,想要自己独自解决,成为一个不靠他们的爱也能完好地过好一生、完好地去爱别人的人吗?似乎是不可能的。

导演张艾嘉说,人年纪越大就要越学会平和,所以她学习打坐,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交谈。这也是部平和的电影,是片中人与自己内心交谈的过程。节奏缓慢,故事单调,没有大喜与大悲,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他们走在路上,跟千千万万个走在路上的人一样,表情呆滞,目光涣散。他们过着平淡的生活,吃饭,工作,恋爱,争吵,不好不坏。他们面临困境,事业无法继续,生活孤独无依。可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是你,是我,是每一个走在路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怀揣着情感的纠结,不大不小,不激烈不浩荡,但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生活是繁琐的,大多时候是无趣的,是开门关门,煮饭吃饭,睡觉起床。也是开门时忽然想起了一个人,睡觉时忽然记起一个表情,心里忽然咯噔一下,时间久了,又好像已经忘记。只要慢一点,不要太快,不要着急。看电影的时候,也慢一点,仔细地看每一个表情,耐心地看一个长达一分半的长镜头。慢一点,多一些耐心,与自己的内心谈谈,再加些回忆,这就是文艺片的意义。也是生活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