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茄柴

(2025-08-19 14:42:14)


老家的茄柴可不是茄子的秸秆,而是特指秸秆外部的那层老皮。

每当霜降后,霜打的叶子枯黄,茄子的外皮逐渐变厚,从紫红色变为橘黄色,并且开始皮崩肉裂、再也长不大的时候,意味着茄子的生命到了终点。家人们就会将所有的茄子不论大小统统摘下,所有的茄子就有了新的名字“茄包”,茄包的最好做法就是卤制。那时,将稍微大的茄子一分为二,小一点的则是整个,将茄子放在以老咸菜汤为主的卤汁中慢煮或浸泡,使其吸收卤汁的风味,便形成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口感丰富的特色菜肴。

农村人常讲的是吃干榨净,茄柴也成了一道美味,这在蔬菜中是少见的。植物秸秆的外皮一般都不具有吃的价值。将刨下来的茄子秸秆拉回家,用锤子轻敲秸秆,使外皮分离,取下的外皮我们就叫茄柴,剩下光秃秃的秸秆仍有柴火的作用。

茄柴用清水洗上几遍,放在锅中开水煮上几十分钟就行了,当然条件好的,在煮前放上花椒、茴香,条件差的只放点盐。现在我对这种做法还是迷惑,明明是白水煮,可父母们却总是说是“炸茄柴”,好像放了很多的食用油。炸好的茄柴捞出后,再拌上点香油、酱油、醋,吃起来香味扑鼻、很是筋道,是难得的享受。

自从考上学校外地上学,直至参加了工作,回家的次数与年龄增长成了反比,加上蔬菜品种的增多,特别是大棚蔬菜和南方蔬菜的运入,人们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供应采购,三十余年再也没有吃过茄柴。去年回家,到邻村办事,在街中间的一家小餐馆,店主说有茄柴时,特意要了一份,几个人一吃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很感谢现在的科技,在万能的抖音,只要你输上“茄柴”两字,就有了茄柴的做法和吃法,听起口音,感觉离自己的老家也不是太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